游(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标签:
鸣沙山月牙泉骆驼队 |
分类: 旅游 |
视频:《鸣沙山月牙泉》
景区大门口
骆驼在沙漠上行走,景区出租骆驼,那本书上说,景区有一千峰骆驼供出租。
那本书上说,鸣沙山的骆驼每人次租金60元,又说错了,实际上是100元租一次,围着鸣沙山月牙泉走一个小时左右。
我们没有租骆驼,省了200元钱。
在景区大门口,有个观光车售票处,每人次10元,包来回,我们买了两张,结果又上当了,因为这个观光车只开了1分多钟就到了目的地,谁都知道,观光车不可能开太快,那么可想而知,一分钟能跑几许路程呢?
材料上介绍,古时候鸣沙山是响的,所以叫“鸣”沙山,现在可能不响了,反正我是没听到。材料上又说,下滑的时候,沙子响,我们没有试验,所以也不能确认。但是鸣沙山的景色确实不错,如果没有这个鸣沙山,想看沙漠,就得上“塔克拉玛干”等大沙漠了,但是那些大沙漠肯定没有这个鸣沙山景色好,这个鸣沙山,既让游客过了一把像当年唐朝和尚玄奘那样跋涉沙漠的瘾,又没受着辛苦,不但没受苦,而且获得了快乐。60元钱的门票,物有所值,比游莫高窟的性价比可强得太多了。谁说西北地方小家子气,这个鸣沙山的门票还算敞亮。
攀登鸣沙山的人们
到了月牙泉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据说,近些年来,受人们“改天换地”的影响,月牙泉水面变小,水深变浅,甚至有时干涸,景区人员便想办法补水,人工维持月牙泉的景色。
月牙泉边盖了许多亭台楼阁,尤其是这个塔格外引人注目。
在月牙泉边游览完毕,时间才到下午4点40左右,大太阳火辣辣的(戈壁滩上的阳光特别的强烈,特别的晒人,不是一般的晒。)离黄昏还早着呢,之前看那本书时,就了解了鸣沙山的落日景色特别漂亮,所以在黄昏时来游览鸣沙山最合适,可是原来也不知道敦煌这边天黑得这么晚呀(现在得晚8点天才黑,夏至天最长时晚10点天才黑呢。),早知道,应该晚6点半以后再来。现在,只剩下登鸣沙山这道节目了,然而现在登山,用不了半个点就上到山顶,日头也不能落呀,看不到日落的景色呀,怎么办?要不,在这月牙泉边的椅子、凳子上坐着等天黑?可是又没带书(若是有书看,时间倒也不难打发。),干坐着等两个多小时,实在是太没意思了。考虑来,考虑去,决定还是登山吧,日落看不着,就看不着吧。
那个小棚子上写的是“登山处”。
旅游团的游客每人租个桔黄色的布靴子穿在脚上,为了防止沙子往鞋里灌,是旅行社包括在团费之内的项目。
登山的梯櫈,是在两根钢丝绳上连着一根根的木棍,踩着这个梯子上山,可以防止脚深陷沙中,达到抬脚轻松的目的。
从沙山上往下鸟瞰,景区的脉络尽收眼底。
到达了鸣沙山顶
材料上说,被游人踩出的这些脚窝窝,第二天就会自己平复。
现在已是下午6点来钟了,骆驼队的生意更兴旺了。
把那条木板步道去掉,像不像探险队或者勘探队在茫茫大漠里艰难跋涉?
这些骆驼是累了怎么的?趴在这里歇乏,那边许多人正在排号等着骑呢。
图中的棚子里面是排号等着骑骆驼的人群。谁说只有今年十•一黄金周鸣沙山的骆驼才不够用?骆驼啥时都是不够用的,这不?9月13日也不够用。不过,可能平时(骆驼)还不至于累死。
还有滑翔机呢,整的挺热闹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