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姿多彩墨西哥:(一)新旧合体的墨西哥城

(2012-06-01 01:45:40)
标签:

墨西哥

墨西哥城

阿茲提克

新印第安人

流浪乐队

岚散人

分类: 天涯海角

http://s2/middle/5eef6f4egc158b6d030f1&690

    玛雅文化,对我来说是神秘的代名词。它那至今没有解密的文字,分毫不差的天文历法,整齐宏大的古城建设,以及食人、弑人祭神等血腥的习俗,令人寻思,让人着迷。去玛雅文化的故乡亲眼看看,是由来已久的愿望。

    今年四月中旬,我们终于有机会去了玛雅文化故乡之一——墨西哥。从首都墨西哥城到坎昆,两千多公里,跨过高山、平原,沙漠、海滩,经过Teothihuacan, Puebla, Oxaca, Tehuantepec, San Cristobal, Palenque, Campeche, Uxmal, Merida, Chichen Itza 等十几个城市。参观了许多阿茲提克,奧爾梅克、玛雅等文明的遗址和现代印第安人的村庄等人文景点,也观赏了许多一流的自然风景。无论是凄凉悲壮的古金字塔,还是翡翠峡谷、千年古树、原始森林里精灵般的吼猴家族,一切都丰富多彩,饶有情趣,让人眼界大开。

 

(一)反差强烈的墨西哥城

    从巴黎到墨西哥城,11个半小时航程,和去上海的时间一样。
    下了飞机,在机场大厅一角看到写着我们团名——“神圣之途”的大木牌,牌下站着个穿红衬衣的金发中年墨西哥妇女,这就是我们的导游了。导游名叫扎颐达,后来知道她祖母是说玛雅语的印第安人,她和大多数墨西哥人一样,是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后代。她讲的法语虽然带点口音,但词汇丰富,正确。问她哪里学的,她说是跟着自学丛书“Assimil”法语版纯自学的。怪不简单的。
    因为团里有人丢了行李,我们在乱哄哄的大厅里站着干等。老公趁机去换钱,牌价是一欧元换16块半墨西哥元。扎伊达说,刚才还是17块,飞机一着地牌价就变了。看来市场经济到处都一样,还好,还不算黑心。
    我站着无聊,开始审视要相处两星期的团友,发现这个旅游团在人口结构上蛮有代表性:八对夫妇,一对母女,一对老同性恋人,外加三女一男四个单身汉,一共24人;有三张亚洲面孔,两个黑皮肤姑娘;出乎意料的是,老年人不多,大多数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过去在欧美国家玩,我们一般都自己开车找旅馆,最大的好处是自由,想去哪去哪;去发展中国家,则参加不超过10个人的小团。这次阴差阳错,三月份才开始做准备工作,发现墨西哥雨季六月开始,好多旅行社四月份去墨西哥的团队都已额满,只有“最后一刻”网站上还有名额,但价钱便宜得令人生疑:来回法航直飞,两星期包吃包住,旅馆三到五星,才收1650欧元一人。这样的价格怎么可能?犹豫半天报了名,心里却一直忐忑不安。
    等了一个多小时,行李还是没找到。大家都很沮丧,在暮色里乘车去旅馆。大巴士很舒适,司机名叫哈无勒,衣着整齐,满脸微笑。机场离市中心近得出奇,没几分钟就到了旅馆。道晚安之前,扎颐达一再强调,虽然旅馆在市中心,但晚上一个人不要出门,明天集体行动。临了还添一句:出了墨西哥城就不用担心了。
    墨西哥城,这个1325年由阿兹特克人(Aztec)创建,两百年后被西班牙掠夺者征服、摧毁又重建的古城,新旧合体,多姿多彩。但许多导游书上都说这个现有两千多万人口的城市,污染嘈杂,治安不佳,要游客当心。加上扎颐达一再叮嘱,倒有点提心吊胆了。
    第二天星期日,一早去城里参观。车在便道上缓缓行驶而不走主街道。据说城政府为反对肥胖推广体育锻炼,周末把主要街道都变成了人行道。街道干净整齐,碧空下开得晶莹亮眼的蓝花楹格外美丽,一点没有导游书上描写的可怕景色。

http://s14/middle/5eef6f4egc158b3a791ad&690


    第一站去参观著名的国立人类学博物馆。墨西哥人对馆内馆外的协调设计十分骄傲。展馆四合,中间有个伞形喷泉,一个种了埃及莎草的池塘,草丛里老鱼老龟游弋出没。馆里展出近三万件古代文物,详细全面地介绍墨西哥各地区文明在西方文化入侵前的起源和发展。可惜我们时间有限,只参观了特奥地瓦坎馆Teotihuacán,玛雅馆和墨西哥馆。虽然过去在巴黎看过好几个关于美洲中部文化的展览,但由于自己无知,搞不清楚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把玛雅Maya、阿茲提克Aztecs,奧爾梅克Olmecs等文化混为一谈,统称之为玛雅文化,把生活在那里的人统称为玛雅。而实际上,玛雅作为民族并不存在,玛雅是西方人加给当地人的名称。据说当时西班牙入侵者问当地人问题,得到的回答总是“玛雅”、“玛雅”,意思是“听不懂”、“不知道”。后来他们就把说这种语言的人称为“玛雅”。把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民族命名为“不懂”,证明了入侵者的无知,是历史的讽刺。也正是西班牙传教士的无知与狂暴,把记载了无价文化知识的玛雅文字付之一炬,造成玛雅文字失传,至今没有完全解密,让人懊恨不已。博物馆里的展品之丰富、精致,令人叹为观止。但自己根底太浅,对导游倾盆大雨似的讲解只勉强记住一点。现在想,如果把参观安排在旅游结束后也许收获会更多。有点可惜。

http://s2/middle/5eef6f4eg79bc12142671&690

http://s14/middle/5eef6f4egc158b48c6fad&690

http://s13/middle/5eef6f4egc158b426928c&690

 

http://s14/middle/5eef6f4egc158b37951fd&690

http://s3/middle/5eef6f4egc158b3efd682&690

http://s6/middle/5eef6f4egc158b458a695&690

http://s12/middle/5eef6f4egc158b50b729b&690

http://s15/middle/5eef6f4egc158b3478c6e&690 


    思想不集中的另一原因是,参观时正好有许多印第安人到馆里来拜祭地母。进馆前,在广场上已见一些穿传统服装的印第安人围住一个巫师似的老太太唱歌跳舞。号角声声,青烟袅袅,一霎间,仿佛回到拉萨的八角街头。参观到一半时,锣鼓震天,浩浩荡荡一大队男女老少开进馆来。他们有的头顶美洲豹面具,手拿盾牌长矛,像出征的武士,有的脸上涂墨,腰挂弯刀,像蛮横的海盗,也有的绣衣锦帽,手捧海螺,一副虔诚信徒模样。所有人都兴高采烈,踏着锵锵鼓点手舞足蹈,把头顶上五彩缤纷的羽毛摇晃得欢奔乱跳,在艳阳里闪闪发光……参观博物馆的人都跑出来,看得心花怒放。后来得知,这些是回归传统,寻找真实文化身份的“新印第安人”。别看他们穿得像他们的彪悍的祖先一样新奇古怪,在日常生活里,他们是律师、工程师、商人、理发师、教师、学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http://s12/middle/5eef6f4egc158b6933f6b&690

http://s11/middle/5eef6f4egc159f67f038a&690

 

http://s7/middle/5eef6f4egc159f6ae6516&690

 

http://s9/middle/5eef6f4egc159f7622858&690

http://s12/middle/5eef6f4egc159f6ea06db&690

http://s3/middle/5eef6f4egc159f7d38c02&690

 

    看见一位气度不凡的老太太在扮成美洲豹的小伙子陪同下走来。我掖着掩着地拍照,生怕她不高兴。没想到她索性停下来,一边说着什么,一边从口袋里拿出可可豆给我。我听不懂她的话,但知道可可豆曾做过货币,对阿茲提克人来说,它比金子还贵重。素不相识,就这么和蔼可亲地送给我,心里暖呼呼的。

 

http://s5/middle/5eef6f4egc158b6238bd4&690

http://s15/middle/5eef6f4egc15b82b29d6e&690

    中午饭去城南水乡Xochimilco的小花木船上吃。因为是星期天,好多本地人包了船出游。尽管河道里船挤船,满满当当,船家却手脚敏捷,把船撑得如履平地。不一会墨西哥土菜摆了一桌,什么土鸡、黄油果泥,玉米饼等都不稀奇,稀奇的是第一次吃仙人掌做的凉菜,酸吱吱,滑溜溜,很特别。想到南方家后山上有好多仙人掌,就打听怎么做,说是要先拔刺,然后用水反复煮透,洗净,否则黏糊糊没法吃。还挺麻烦。

    河道里来来往往的小木船,一个比一个涂得鲜艳;有的是一家老小出游,有的是同事、朋友聚会,高声喧哗傍若无人。船多人多,船老大可以从这船跳到那船,游客也相互问好,甚至交换食品。他们一般都是自己带了午餐来荡舟。木船并不都是载客的,还有好多做生意的商船:工艺品,日用品,盆景花草,水果小吃,应有尽有。而最惹眼是流浪乐队的乐船。扎颐达招手问价,叫了个乐队。歌手立刻过船来,站在船头,在乐队伴奏下引吭高歌起来。被节奏明快的乐曲所感染,大家都脚痒痒地想跳将起来。

http://s14/middle/5eef6f4egc159f87831bd&690

http://s9/middle/5eef6f4egc159f84d8c78&690

http://s16/middle/5eef6f4egc15b9b6f498f&690


    这种名叫Mariachi 的流浪乐队是墨西哥特产,也称为街头乐队。后来下午到一个音乐广场,看到好多衣着考究的乐手在等人请他们去演奏,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平常在街头看到找工作的一般都是干体力活的工人,等候雇佣的是搞音乐的人还是第一次见到。看来是墨西哥爱好音乐的人多,会演奏乐器的乐手也多,听乐手演奏,普通得就像人们在街上口渴买杯水喝一样。离开那个广场时,听到乐声响起,一队流浪乐手围着一个坐轮椅的老太太在表演。老太太的家人默默候在一旁。我心想,好一个开心享福的老太太。走近一看,却发现她在掩涕欷歔,不知是激动,还是伤心……

http://s11/middle/5eef6f4egc158b2c2009a&690

http://s6/middle/5eef6f4egc158b2987fe5&690

http://s3/middle/5eef6f4eg79bc11e71142&690



    傍晚去市府对面的中心广场。参观教堂等建筑后,登上广场边新艺术风格的“墨西哥城大旅馆”的顶楼远眺,新老墨西哥尽收眼底。广场中央,耸立着一面巨大的国旗,在晚风里飘扬。上面那个口叼毒蛇,威立在仙人掌上的雄鹰,就是那个给阿兹特克人指明定居家园的圣鹰,呼啦啦,似乎要展翅飞回古抄本里去……

http://s2/middle/5eef6f4egc159f80a0d2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