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北京(四)

标签:
北京四合院岚散人杂谈 |
分类: 晨露夕霞 |
http://s6/bmiddle/5eef6f4eg805b43ce7685&690
惨白的路灯映照着墙脚下的积雪,一弯无精打采的月亮悬挂在蜘蛛网似的电线上。从交道口南路拐进这条寂寥窄小的胡同,惊异地发现自己难起波澜的心居然突突蹦跳起来。是面熟目生的景象引起的本能性惶恐,还是往日记忆勾起了丝丝忧戚?
二十多年前,我们十来个大学毕业生服从国家分配,来到一个中央机关里工作。机关不大,设在这个胡同一家两进四合院里。报到时已值深秋,是北京储存大白菜,小煤饼的季节。那天正好有卡车给机关运来过冬取暖用煤,黑亮亮一大堆卸在小红门口。于是,把煤块装到箩筐里运进院子,就成了我们工作第一天的第一项任务。等大家吭哧吭哧地干完,人人都成了乌头乌脑的鼹鼠,想找地方洗洗时,我们才惊慌地发现,不光没有梳洗的地方,连住的地方也还没有落实。下班后,北京籍的同学回家了,剩下我们三女四男七个外地单身汉被安置到交道口旅馆暂住。
这一住就是好些日子。据说这家旅馆现在已是二星级的涉外饭店,当时却像马车店般简陋,嘈杂。现在想来还看见那湿漉漉的绿色马赛克地板,油漆剥落,霉迹斑斑的墙壁……
有一天,处长宣布在机关的小院里整理出了一间男生宿舍,一间女生宿舍。虽然条件远不能称豪奢,但和污浊的交道口旅馆相比,这恬静的小院就比宫殿还使人愉悦了。白天,人来人往,是正经的办公室。晚上,尘埃落定,鸟鸣轻起,小小的四合院就成了我们单身汉的世界。从此以后,夏日葡萄架下读书乘凉的美好景象,淡化了无家可归的阴影;石榴树前侃大山等嬉闹时光,吹散了飘忽如风的乡愁……
边走边想,不知不觉走到了胡同尽头。没有看到熟悉的小红门呀,走错了?掉头回去,这次留心细数门牌号码了。在原地址前怔住:红门已不知什么时候被拆毁,取而代之的是一座二层砖楼。兴高采烈学来的关于四合院的知识在这里是用不上了,后人永远不会知道这里曾是几品官的宅子了。在这表情呆板的楼房前,我不敢想象院里的景象,不敢想象葡萄架,石榴树的命运。休,休,休,北京有多少四合院就这样没心没肝地被拆,被毁了?有多少历史文物就这样被轻飘飘地随手丢弃了?不是“物是人非”,而是“物非人非”,不是欲语泪先流,而是欲哭无泪了。
http://s14/bmiddle/5eef6f4eg805b43b0004d&690
……
回巴黎后,找到一张旧时照片。从照片上辨认,此胡同21号原来至少是个三品武官的官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