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作海的“救赎”之路

(2010-05-16 21:44:52)
标签:

杂谈

赵作海的“救赎”之路

    很久以前看过一部经典的励志电影叫《肖申克的救赎》:银行家安迪的妻子在家里和别人通奸的过程中被杀害,法官认为是安迪无法忍受耻辱,把自己的妻子和奸夫给枪杀了。虽然安迪矢口否认自己的具有作案行为,可是没有人相信他。最后他被关进了有名的“鲨堡监狱”。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名新入狱的犯人,闲聊中得知自己妻子和奸夫被杀的经过,找到了自己被冤枉的原因。可是因为监狱体制的黑暗,他没有机会澄清自己的清白。无奈之下,他通过自己十几年的执着信念,终于从监狱里挖出了一条通往自由的越狱隧道,最终安迪实现了自我的救赎。

    赵作海实现救赎的经历和这部电影的主人公既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相似是因为赵作海也是蒙冤入狱,最后也获得了自由。不同是因为赵作海的救赎不是自己的努力,而是由于偶然,而这也使得赵作海有机会澄清自己的冤屈。赵作海之所以选择屈从,是有一张更强大的,不可冲破的无形的网在束缚他吧。可是在真相大白之后是否有些东西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呢?

封建思想余毒残存在许多行政执法人员的脑海中

    赵作海之所以承认不存在的“事实”,是因为警察执法人员残酷的刑讯逼供。“用棍敲打头,喝药水,在头上放鞭炮”,这种审查案件的方法和几百年前封建酷吏的严刑没有什么区别,“打的扛不住就认了”,在精神和躯体遭受无法承受的折磨和疼痛之后,犯人只有屈打成招。这种刑讯逼供的方式是因为,许多执法人员脑海中仍旧残存“人治”的封建思想,没有依照法定程序和采用科学的侦案方法,而是采用了非人性的、野蛮的、残酷的、折磨人的方式来审理案件。

我国人民为了争取民主、科学和自由进行反对封建主义思想而奋斗了一百多年,在我们为了进行法制建设而努力了六十多年的,但是直到今日,封建主义思想还在作祟,人民的生命的尊严仍旧被践踏。在依法治国,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等各种科学思想的指导下,许多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草菅人命。是这些人延缓了国家的法治进程,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司法体系以及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人治”的思想之所以苟延残喘,是因为没有合理的申诉机制来反映嫌疑人的愿望,从而约束执法人员滥用权力。嫌疑人受到不公正不公平的对待之后只能选择沉默和把委屈放在心里,更使得一些执法人员在践踏司法尊严方面有恃无恐。假如有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嫌疑人的澄清事实的渠道的话,这类悲剧发生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人民的权利就能够更好的得以保障。还有,健全的监督机制也是司法执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程序,监督机制的缺乏使得许多案件非常不透明,不仅不利于事件真相的揭露,更始人民与为民的司法机关之间的隔阂更加严重。

    “执政为民”不只是为了动听,“以人为本”也不只是为了悦耳,“依法治国”更不仅是说说而已!这些理念的执行需要实实在在的事例来证明,需要避免类似赵作海这类案件的发生来诠释。温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掷地有声!这既是对人尊重的体现也是政府努力服务人民的体现,而这些承诺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十年的牢狱生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生命里的一场梦魇,当审判长宣布无罪释放后,赵作海失声痛哭。我想,那一刻,只有他自己能感受到自己仿佛获得重生的感觉,只有他自己能知道自己饱受折磨的经历,只有他自己知道冤屈重担得以放下的悲喜。十年里精神里所遭受的折磨远大于肉体的痛苦,又岂是区区65万元所能补偿的?当他看到妻离子散,曾经的新屋变成断壁残垣之时,个中辛酸也只能使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欲哭无泪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