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迁移的哲学
(2023-07-12 08:27:35)
记忆里,在我母校不远处的西山坡,有一片杂草丛生荒地,一直闲置。我上初中的那会儿,学校老师带着我们在这里年复一年的栽下了千余棵松树苗。几十年过去了,栽下的树苗所剩下稀稀拉拉不足百余棵,而且长相难看,七扭八歪的。除了鸟儿们在上面欢唱,人们从这里走过都不屑一顾。
一天,我出去散步,突然间想去西山坡看一看,那儿人少空气清新。当走到西山坡时,发现一群人开着挖掘机,在小小翼翼挖掘这些不成样子的黑松树,一棵树挖起来时根部都带着一大坨泥土,有人赶紧用塑料编织布包起来,生怕泥土掉落,然后,装上卡车拉走。
我出于好奇上前问一个现场指挥挖树的人说:“师傅,你们挖树,这是要往哪儿运啊?”
这位师傅打量我一下,说:“江边建公园,领导让把这些树挪到那里做景观。”
“哦”我随口应了一声。
我不是黑松树,不知道这几棵黑松树让人搬离故土是否惬意?但来这里玩耍的鸟儿们肯定是不舍。
江边公园建好后,我第一时间去江边公园散步。公园步道前有一个直径4米左右的大花坛,里面栽着一棵七扭八歪的黑松树,仔细一瞧,正是那天在西山坡挖走的那棵几十年来没人看上眼的黑松树。如今,放到江边公园入口处做迎客松,顿时让人觉得高贵起来。主干上还挂着一个精美的牌子,介绍树种原产地、形态以及生长环境等。一棵黑松树换了一个环境成了一处绝美的景观,引来络绎不绝的男女老少来这里与迎客松拍照留念。
顿时,我对提出把黑松树搬到这里的人,肃然起敬起来。 作为一棵风景树,备受人们的青睐和呵护,放在公园里,长在开阔的地方,可以伸展腰肢,可以尽情沐浴着阳光,在游人面前风光无限,真正体现作为风景树的价值。
当初,黑松树长在西山坡,再秀美没人赏识,只能是一棵不成材的树而已。
我在迎客松的另外一边,遇见在这里做保洁的老邻居王师傅,打过招呼后,聊起天,我玩笑地说:“王师傅,这棵黑松当初在西山坡那儿,没人当回事儿,如今放到这里,成了娇滴滴的宝贝了。”
王师傅“哈哈哈”笑起来,停下手里的扫帚,轻声地说:“谁说黑松树长在西山坡就不是风景了?它长在西山坡那儿,虽然没人管没人问,不也在起到防风固沙和消耗二氧化碳、制造新鲜氧气吗?”
我无语地笑了笑,点点头,表示赞同。
王师傅又说:“这里的黑松是要修剪的,打造成人们喜欢的样子。”
仔细想一想,王师傅的话,觉得有些哲理。如果一个有生命的人,被人强加进行修整和呼来唤去的,尽管能出尽风头风光无限,那是给别人看的,实际还会有自己真实的内在的灵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