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闻端午粽子香

(2023-06-13 11:14:28)

每年进入农历五月,我总会想起从前过端午节时的情景。端午节一大早,就能看见女孩儿们手脖上系着五彩线、手拿着香囊在街上玩。

那时,我家居住在城乡接合部,不远的山坡和沟渠疯长的艾蒿茂密叶子朝阳面深绿,背面灰白色上面有一层柔毛,有一股很浓的蒿草香气上学那会儿,端午节一大早,我都会上山采艾蒿,回来后把艾蒿插满自己家的门旁和小院。听老人们这样能够祛病辟邪,如果,这一年家有病人,可以用艾蒿熬水可治百病。为一个传统节日,为一个传统的习俗,为家人的安康,年年端午都做着模糊的心望,采艾蒿挂到自家的房门前    

我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有关,一家人聚在一起,美美地吃一顿即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也一定要好于平常。那时,的端午节吃的很简单头天晚上母亲就把包的粽子煮好,第二天早上起来后,把积攒下来的鸡蛋,洗干净放到粽子锅里煮,开饭的时候,一盆粽子和一盆带着粽香的鸡蛋端上了饭桌。吃完早饭,上学走时也不忘偷偷地拿上两个鸡蛋,课间和同学用鸡蛋相互撞击比输赢来取乐,鸡蛋壳撞碎了就剥壳扔到嘴里。

自从有了互联网我知道了端午节由来有诸多的说法。距今1300年,唐代诗人文秀在《端午》一诗中写道:“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显然,已经把端午纪念屈原这个正直而且倔强老人的传闻说的很清楚了。也有传说是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在两千多传承发展中演绎出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但对我来说追溯端午节的来历不重要,毕竟从古至今相传太久远了,历史不断变迁增加了不少地域习俗和端午文化内涵,不管怎么说,只要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节日过得温馨就好。  

这几年,家乡小城虽然没有南方“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的热闹但节日的气氛浓厚了很多。每年进入农历四月不久街边小摊儿就陆陆续续出现卖自家包的粽子了,商场里南方各地的粽子也争相上了柜台。就粽子来说,南方各地种类繁多,形状显得与众不同,三角形锥形、橄榄形和竹筒粽子等多种多样,北方粽子显得很单调。粽子的馅料有北方的甜、南方的咸之说。如今,北方受到南方粽子文化的影响,由原来单纯的糯米、蜜葡萄干之类的甜品渐渐演化到海鲜和肉馅了,虽然味道比原来鲜美,总是吃不好这种口味去年端午节,老伴也试着包了一次肉馅的粽子是从抖音视频里学的,可惜包不成那个样子,歪歪扭扭的下锅煮时还露了馅,不管怎么说毕竟是一次尝试如今,包粽子和吃粽子只是端午节的象征。吃粽子、吃鸡蛋,已经不再是很重要家庭聚餐的内容了,毕竟,我们餐桌上已经很丰富了。

傍晚,我离家不远的渤海边散步,五彩斑斓的光影围绕在靓丽的湖畔,音乐喷泉使劲变换动的姿势。湖畔上一群穿着打扮时髦的女子优雅地跳着曳步舞,在旁边有人用手机拍照和录像。还有几个青年男子在另一处做起直播唱歌。这是多么幸福和安宁的现实呀,散发着一份深入内心的美丽。只有多姿多彩的生活和百姓的安居乐业,这个时代的端午节才有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