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泉流过我的灵魂
(2022-12-28 16:02:46)
2020年前,我与杨守玉老师只闻其名从未遇见过,但却神交已久。是文学魅力使然,在守玉老师辛勤地扶持和指导下,点燃心灵深处的那份热爱,让“山泉”缓缓地流过我的心田。
2019年国庆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文友那里知道守玉老师的微信号,胆突突地加了守玉老师微信,毕竟自己20多年没有给报社投过稿了,也害怕给编辑老师造成过多的文字垃圾影响其工作。没想到,守玉老师很快通过了我的微信好友请求。我第一次,将自己的一篇拙作小文《三代军工人的情结》发给了守玉老师,在我想听听守玉老师的指导意见时,拙作在10月6号上刊了。惊喜之余,守玉老师却能记忆我30多年前,在“海兰江”副刊发表过自己的拙作。这些都是守玉老师在文字的岁月里苦苦的守望,才有让人念念不忘的故事,才让人倍感灵魂的亲切。
在守玉老师帮扶下,开启了自己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一面,时常有小文字在“山泉”副刊上发表。从此,“山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流进我的灵魂,极大激发我文学创作热情。
2020年5月6日是父亲去世25周年,我写了一篇怀念父亲的文字《解读父亲》,守玉老师阅读后,打电话给我,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可想而知,一篇微不足道的小文字,让一个编辑老师亲自打电话给作者,是怎样的一种辛勤付出和工匠精神。听完守玉老师的指点,一如雨后的阳光,充满了温暖和接纳,值得自己用心去珍惜和学习。
在我写的《岁月里的大院》一文里,我用照葫芦画瓢日文翻译词语,守玉老师阅读后,觉得翻译的词语有差异。守玉老师是学过日语的,博学让他精细、耐心和认真,他马上与我沟通,最后守玉老师亲自对文稿进行调整。今年国庆假期,守玉老师在微信里又为我的另一篇文稿,与我进行修改沟通和指导。守玉老师对文稿修改指导意见时,不会强求你什么,他会用简洁的语言,让你秒懂大道理。这次聊天到最后,守玉老师很深情的说:“大哥,我还有一个多月就要退休了,感谢大哥这些年的支持,在职期间能为群里的文友们做的就这些了。”
谢谢!守玉老师,你已经为一个老文学爱好者做的够多的了。交往中,你成了我亦师亦友,让我往日的不实的文字和浮躁的写作已经远去。安静中,让我与“山泉”作伴,更好的沉淀和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使精神境界得以提升,让人把情感放到一个更高远、更宽阔的地方。
守玉老师,花甲之年遇见你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