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2015-01-10 14:43:39)
标签:

罗洪先

念庵文集

警世诗

彻悟

分类: 修定

《罗状元醒世诗二十二首》

罗洪先

 

【季也亲注】

 

《罗状元醒世诗》共二十二首,首首都可谓是警世箴言、清凉药石。

 

罗状元名洪先,字达夫,号念庵,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

 

生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卒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是年意大利画家米开朗基罗亦辞世),明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迁左春房赞善。后罢归,著书以终。

 

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游记》一卷。《明史》卷二八三有传。

 

后罗状元投归福建龙裤禅师,朝禅暮净,终于大彻大悟。

 

他感念世人之迷茫,遂作《醒世诗偈》,广为流传。

 

记得其中一句是这样写的:“劝君早办修行路,一失人身万劫难。”可见,人身难得的教言,在汉传佛教中也特别重视。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状元罗洪先:醒世诗二十二首

【索达吉堪布:历代高僧—状元断然出家劝君早修行】


劝君早办修行路,一失人身万劫难。

 

在明朝,有个人叫罗洪先,他特别有才华,二十多岁就高中状元。(以前中状元极不容易,比现在考上清华、北大还难。)他为人正直,因看到官场黑暗腐败,感念人生之无常,于是辞官隐居,断然出家,世称“状元和尚”。

 

状元和尚在寺院出家后,假装愚钝,甘心承担最苦的杂役,劈柴挑水、烧火煮饭,无所不做,以此来磨练自己的心性。就这样过了十三年。

 

他出家前原有妻室,并有一子。十三年后,其子又高中状元,父子同科,世间稀有,一时传为佳话。此时妻儿很想念他,无奈他出家后音讯全无,根本无从寻起。

 

可能是亲人思念真切的缘故,有一天状元和尚忽然起了回家探亲的念头,于是返回家乡。及至状元府,刚站在门前,仆人以为是和尚化缘,便入室禀告夫人。夫人生性善良,让仆人施米一斗。状元和尚未接受,希望求见主人。仆人认为和尚贪心,又报夫人。夫人又让仆人出来施钱一贯。

 

状元和尚还是不收,即索纸笔,题诗一首:“斗米千钱我不收,十三年返故乡游。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这个偈子很适合现在许多人,他们一辈子为了儿孙操劳,自己也不学佛,天天耗费人身。其实,儿孙自有儿孙的福分,有福报的话,你根本不必为他担心;没福报的话,你操心也没有用。所以,不要一生为儿孙当牛做马。)

 

仆人将诗稿入呈夫人。夫人见后惊讶万分,急速跑出门外,但和尚已经离去。夫人即刻派人四处寻找,再也不见其踪影。

 

后来,状元和尚投归福建龙裤禅师,朝禅暮净,终于大彻大悟。

 

他感念世人之迷茫,遂作《醒世诗偈》,广为流传。记得其中一句是这样写的:“劝君早办修行路,一失人身万劫难。”可见,人身难得的教言,在汉传佛教中也特别重视。

 

【百度记载】

 

罗洪先(1504-1564),字达夫,号念庵,汉族江右民系,江西吉安府吉水黄橙溪(今吉水县谷村)人,明代学者。

 

罗洪先是王阳明学派的重要继承者和开拓者。

 

明世宗嘉靖八年(1529)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迁左春房赞善。被罢归后,终日著书讲学。卒后赠光禄少卿,谥文庄。

 

著有《念庵集》二十二卷,《冬游记》一卷。

 

嘉靖二十四年(1545),微服访黄门祝咏于衡阳,携门人王托等游南岳,登祝融峰,游青玉坛,宿上封寺,交友高台寺。

 

现存高台寺的状元松,志载为他与名僧楚石共植,至今传为佳话。于

 

方广寺逗留七日,瞻仰二贤寺,缅怀朱张。在南岳写诗二十来首,文数篇。


罗洪先是官员家庭出身,自幼端重,不为嬉戏,从小立志要当学者。

 

嘉靖五年(1526),罗洪先参加乡试中举人,嘉靖八年(1529)己丑科会试,殿试第一中状元,授修撰。

 

当时明世宗迷信道教,求长生,政治极为腐败。

 

罗洪先看不贯朝廷的腐败,即请告归。

 

嘉靖十八年(1539),他出任廷官,因联名上《东宫朝贺疏》冒犯世宗皇帝而被撤职。

 

从此罗洪先离开官场,开始了学者的生活。


他自归家务农之后,隐居山间,更加专心致志地考究王阳明心学,闭门谢客,默坐一榻,三年不出户。

 

他甘于淡泊,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骑马练弓、考图观史,上至天文、礼乐、典章、阴阳、术数,下至地理、水利、边塞、战阵、攻守,无不精心探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