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知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

(2022-06-01 10:59:13)
标签:

大连心理咨询

大连心理咨询师

大连心理咨询专家

杨光

杂谈

分类: 【心理疗愈】
认知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

情绪和行为的发生一定要通过认知的中介作用,而不是通过环境刺激直接产生。

正常的认知产生正常的情绪反应,异常的认知则产生异常的情绪反应(如抑郁症、焦虑症)。在情绪障碍中,认知歪曲是原发的,情绪障碍是继发的。

认知心理学认为,由于神经症患者有特殊的个体易感素质,因此常常做出不现实的估计与认知,以致出现不合理、不恰当的反应,这种反应超过一定限度与频度,便出现疾病。

美国心理学家A.Beck认为一些神经症患者有许多不恰当的认知方式。
抑郁症:对自己、对世界、对前途的负性认识;
焦虑症:感到自己的躯体或心理将会受到威胁;
惊恐发作:灾难化地解释自己的躯体或心理体验;
恐怖症:认为一些无实际危险的环境有危险;
强迫症:总是不放心、怀疑、唯恐不恰当,穷思竭虑;
疑病症:认为患了不治之症,到处求医。

A.Beck认为,抑郁症的患者认为自己无能、有缺陷,常常把不愉快的体验归咎于躯体、心理或伦理道德上的缺陷;认为自己不受欢迎,给人带来麻烦、累赘,自己不应享受别人的待遇;认为世道太艰难,“人间不公平”;对前途也是一种负性的评价,认为目前的处境会持续下去,前途无望、一筹莫展,将领的生活充满艰难、失败。他们的认知方式通常为:

1、非此即彼:认为不成功则成仁,看不到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时候;
2、灾难化:出了一点问题就认为到了“世界末日”,自己哪怕有一点点不适,便认为患了不治之症;
3、以偏概全:把一时出现的事情当成会持续发生的事情,或以小见大,把枝节、部分当作全部;
4、选择性:病人往往只看到对自己不利的一面,而忽视事物的正面和成功的经历。
5、先入为主:在毫无根据或仅仅有似是而非的证据下突然冒出一个结论,作为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来分析事物;
6、情绪推理:没有事实根据,仅凭情绪或感觉下结论,即所谓“跟着不良的感觉走”;
7、个人化:把一切错误、责任归咎于自己,即使是与自己无关的事也是如此。
==================================================================

【心理提醒】为人处世的最佳状态是不卑不亢。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只能让自己做事放不开手脚,犹豫不决,失去自我,失去个性,丢失自我的价值。坚持自己所选择的,相信自己所坚持的,才是属于你自己的正确道路。别人怎么看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做你自己,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认知心理学的神经症理论

2022-06-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