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人生旅途的一道分界线。钱钟书的《围城》一书道破天机,精辟的将之概括为: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
婚姻的前提是爱情,但入门后的基础更多是尊重与理解。
如果说婚姻是一本书,那每一章都只能是平淡的散文、杂文,偶尔在几章的序言中,出现短小华丽的诗篇。
生活给了每一个人太多的压力和负担,我们都想着自己能很豁达,期望着自己如果不能反抗生活的强奸,就投入的去享受它。社会给了我们太多的无奈,再醇厚的感情基础,一掺杂现实的因素,总会掂量出几分压抑。于是,高于现实的爱情,回归到理性的婚姻之后,便有了鸡毛蒜皮漫天飞的“日子”。
年少时,一群屁孩畅想着未来左拥右抱快意江湖;懂事了,每天跟踪心仪的对象,忐忑不安的想鼓起勇气上去表达;成年了,总是发现好的白菜怎么都被猪给拱了;几番挫折迁就,却又要无限感慨,对面的女孩怎么就不能明明白白自己的心。
几来几去,大龄青年遍地。
经济基础一般的,想想人生三去其一,凑合着过吧,萝卜青菜都是菜,忍气吞声仅此一生,于是多了一批中国式介绍人婚姻。
经济基础尚可的,挑来挑去总觉得毛病很多配不上自己,总想着另一半貌似天人前途无限善解人意,直到自己已是昨日黄花,蓦然回首,曾经鄙视的弃货,早以是他人伴侣风声水起,一口气憋不下,或成了永久单身族,或委身于曾经怎么都不会看得上的下三滥,注定了一辈子的矛盾不断无幸福不美满。
经济基础上佳的,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反正送上门的嫩白菜不拱白不拱,多拱几棵又何妨。但再嫩的白菜里也是有夹杂着辣椒粉的,弄出个下一代一哭二闹三上吊,委委屈屈息事宁人硬成了一对,于是就多了几多豪门情仇,成就了富不过三代的俗事典故。
婚姻,听起来高尚,做起来无非就是柴米油盐锅碗瓢盆由两套变成了一套,凑合着过的涵义。理解对了,互相帮衬互相尊重,自然和谐,于平淡中生出浪漫积累恩爱。理解错了,互相攀比指责,锅磕了碗,盆砸道了瓢,整日五谷道场叮叮当当热闹非凡,猛烈点粉身碎骨各奔前程。
婚姻,其实就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冒险。完整的人生,必须承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