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期间都会有全民性的护考行动,比如全面禁止噪音,保证考生顺利考试。当然,这些年每当出现这样的新闻时评论者很容易产生的另一种声音是——平时为什么不禁止噪音?只有高考期间人们才需要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吗?我不反对这种声音,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平时没有做好禁止噪音的工作就连高考这几天也便不管了。所以快报曝光的中铁四局面对102次被投诉,6次被立案,5份行政处罚告知书依然不理会,甚至在高考期间也顶风作案,态度蛮横,所有人看了都会感到义愤。对方的理由简单且气壮如牛:我们7月1号要通车,不能夜间停工。南京市环境监察执法队也无奈地说:这是块“硬骨头”。
我也听说了某条铁路线7月1号要通车的消息,但是我们想一下,对于建设周期长达数年之久的铁路线而言,迟个几天通车又能怎样,对公众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是他们夜间施工可能则可能影响周边的考生同时把法律的尊严置于尴尬境地。铁路部门的性质使他们历来可以无视很多地方法规,公众意见很大,铁路部门在群众中的头部也历来不是太好。尤其这次又有了“七一要通车”的保护伞。我在想:铁路部门一贯的霸道我们姑且不论,但如果不是“七一通车”而是三月一号或者四月一号通车,他们的强硬指数是否会低一些呢?因为谁都知道“七一”是一个很庄严神圣的日子。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想到,我们的党是没有任何自身利益的,我们的党是以人民的利益为自身最高利益。把通车做献礼而损害群众利益是违背我们党的执政宗旨的,这也未必是一份拿得出手的“献礼”。
另一方面,我们的某些执法部门也一直存在欺软怕硬的现象。比如老百姓搭个小厨房之类的东西,立刻会被执法部门夷为平地。这当然是正确的,因为如果未经规划建设许可都这样私建乱搭,人们无法想象我们的城市将成什么样子?但是人们又往往发现,一些同样未经规划建设许可的建设不仅建起来了,而且还卖出去了,所谓的处罚也不了了之了。这样的例子过去有,现在也有,将来恐怕还会有。为什么在同样问题面前,在同样性质的违法行为面前执法者的态度却那么不一样?执法力度也大相径庭?
回到高考期间禁止噪音的执法行动这件事,如果执法部门没有办法依法处罚中铁四局,新闻中我们看到的其他那些因为同样原因受到处罚的施工单位他们心里服气吗?所以我认为,中铁四局的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根本不是会不会影响周边考生的高考,即便他们工地周边没有一个考生,人们也很难容忍这样的事情,尤其是他们的态度。因为他们破坏了公平的法制环境,使公众可能因此再一次丧失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条最基本的原则的信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