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记者从南京市市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体会议上获悉,今年底市政部门将对南京市的排水管道进行全面改造。
大雨淹水的事情在南京每年都发生,程度不同而已。每年淹水之后市民骂几天也就过去了,对于南京市民来说这是很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痛的”事,直到下次淹水时人们又再次开骂,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几年前我曾经在节目里说,仅就城市建设来说,今天的南京比巴黎落后不了多少,巴黎很多建筑街道都非常陈旧了,但是南京的下水道落后巴黎的下水道起码150年!现在的情况有没有好转我不知道。每年淹水新闻里都说“这是多少多少年一遇的暴雨”。话也许没错,但每次都这么说,听得老百姓真的烦了,那意思很明白:雨实在太大,不能怪我。不怪你怪谁?怪老百姓还是怪老天爷?每年人大安排的用于城建资金数额大得惊人,增幅也快得惊人,可是有多少用到了城市地下的排水系统?我们理解:地下的东西看不见,政绩都是在地上的。可是这也要有个度,这些看不见的基础工程都维系着最重要的民生。别的不说,光每年用于造假文物的钱就多得惊人!那些假文物就那么重要,那么急着上马?地下排水系统的改造却可以让老百姓等上几年、十几年。每年都有老百姓家淹水,当他们泡在水里的时候都是大热天,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个成语——水深火热。
今年市政部门终于承认排水能力不够了,没有想往年那样强调雨如何如何大,多少年多少年未遇,这是进步。雨有多大是问题的客观方面,我们的排水设施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水平,这是问题的主观方面。如果我们能拿出搞去年轰轰烈烈搞“创建文明城市”的劲头,淹水问题恐怕早就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只要领导重视都能搞定。淹水的问题常年没有解决根子就是领导不重视,起码没有足够的重视。总觉得这是咬咬牙就过去的事情,总觉得这种情况一年里没几天,就是因为历任市政府班子都这么想,年复一年,欠账越来越多。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我清楚地记得,去年下大暴雨的时候蓝旗街一带的居民受淹严重,上任不久的市委书记朱善璐在一大群大大小小的干部簇拥下到一位居民家里对他们说:“你们受苦了,我保证明年决不让你们再受淹!”言犹在耳,可前天我们接到蓝旗街居民打来的电话——还是一样淹!领导的承诺为什么没有兑现?我想问问朱书记:你去年当着在记者的面,在一大推闪光灯下说得那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是说着玩的?还是说过就忘了?或者本来就是在媒体面前作秀。封建社会统治者都要讲“君无戏言”,那是一种承诺的尊严。法治社会里政府的承诺更必须接受社会监督检验,不兑现承诺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欺骗群众。也许我们找不到哪条制度可以处理“领导说话不算数”,但不要忘了:党纪国法之外还有领导的政治品德和民众的悠悠之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