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或许值得期待的医改

(2009-06-12 17:34:59)
标签:

杂谈

      医改是一个浩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全民关注度最高的政府工程之一。今天分别来自北京和南京的关于医改的两条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来自北京的消息是:北京市医改唯一的试点区、平谷区5月起率先试行公费医疗并入基本医疗保险。全区2万多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职和退休人员不再享受公费医疗。另一条来自南京:昨天南京市卫生局局长陈天明介绍,将逐步提高财政补贴标准、报销比例,争取南京市13万低保人群看病费用全由政府买单。这一南一北两个城市的消息让人们看到了医改可喜的方向。

      公费医疗是中国社会一个长期存在的特殊现象,有人把它可以生动地表述为:在中国仆人看病由政府管,主人看病没人管。所以多少年来当公务员的巨大诱惑中,除了权力必然带来的利益之外,在中国社会极其稀缺的社会保障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外企工资比公务员高得多,而想进外企的人远远比不上想当公务员的人原因之一就在于此。在今天的中国,挣再多钱也架不住一场大病,而当了人民公仆就“不要烦了”。如果你不幸没有加入到公仆的行列,那就只能认命——就当主人吧,自己掏钱看病吧。这种严重不合理的、违背社会公平的体制在建国60年后终于有了松动的迹象。北京市终于开始试行让人民公仆们加入到主人的行列中,跟主人们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这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既得利益阶层终于做出了一点点让步,向着社会公平的方向迈出了艰难的一步。这一点变化提醒着人们:某些人认为天经地义的权力其实并非如此。而与此同时,在南京,城市低保人群将有望获得政府全额买单同样令人欣喜。在北京特权退了一小步,在南京民权进了一小步,这一进一退之间昭示着我们的社会前进了一大步。

      有理论认为,一个公平稳定的社会应该是呈橄榄型的,也就是极端富裕和极端贫困的人口数量都应该很小,而中间阶层或者时髦点说叫中产阶级应该是占人口比重的绝大多数。事实证明,这样的社会结构是最稳定、也最公平的。最理想的社会是国民的医疗等福利全部由国家包下来,比如北欧和中东一些国家,连美国这样的经济超级大国尚且没有做到。中国的国情不同,人口基数庞大,经济发展水平也的确没有达到这个阶段,所以政府急需做的是,首先把贫困人口的医疗先“全包下来”,而公务员等大多数城市中产阶层先“包一部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推进。而过去几十年我们做的正好相反:收入最稳定的国家干部、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国家全包下来,农民和城市低收入人群政府根本不管。这种延续了60年的做法实在太说不过去了。

      不管怎样,人们已经看到了可喜的变化,下面的期待是尽快拿出时间表,将试点全面推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