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空调车何罪之有?

(2009-06-09 17:34:44)
标签:

杂谈

    这两天全国各地的媒体和地方政府都在对成都“6·5”公交车燃烧事故进行持续的反思并且拿出了一些措施 ,但是现在看起来有些反思并不准确,有些措施近乎于扯蛋。比如,沈阳市宣布:今年夏天将取消空调公交车。空调车出事了就取消空调车。对于这样的反思结果和应对举措老百姓不骂得你满头包才怪。昨天《现代快报》上肖余恨先生发表评论的标题是《取消空调公交是不自信的乱折腾》,我看肖先生客气了,我觉得这不是“不自信”的问题,而是“不负责”的问题!也许有人认为,空调公交车出事了取消空调车正是对老百姓负责。我看正好相反。要按这种思路,那如果下次普通公交车出了事就要连公交车都要取消了是不是?最近法国空难之后法国政府是不是应该取消航空公司?现在有些人经常抱怨“官难当”:不做事要挨骂,做错了事也要挨骂。我看这就对了!不做事永远不会犯错,但是群众不能允许官员不做事,而做错了事难道不应该受到问责吗?只有当官的“日子不好过了”,老百姓的日子才会更好过,这是一条真理。中国的问题就是当官的太好过了,老百姓的日子才那么难过。沈阳取消空调公交就是一种不做事的态度。

      今天中青报上还有一篇评论叫《要命的公交车豪华取向》。我看更是怪论,好像空调车成了罪魁祸首,仿佛公交车的豪华取向成了罪恶的源泉。首先,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公交车远远谈不上什么豪华,仅仅是比过去有了一定的提升。其次,难道作为大多数老百姓出行工具的公交车就只能永远破烂简陋吗?老百姓的公交车才稍微舒服一点怎么就有人看不惯了呢?况且舒服与安全也并非一对矛盾,不可兼得。  

      成都“6.5”公交事件中需要我们总结反思的东西的确有很多。比如,1,公交车没有飞机的安检程序,如何杜绝乘客带危险品上车。北京市据说将要出台规定,发胶都不许带上公交。可以如何操作呢?有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2,以中国的国情,如何把公交车的超员控制在一定的、安全的范围之内。3,即便是空调车,未必一定要设计为“闷罐式”的,推拉门窗不可以吗?如何在硬件的设计上更科学、更安全?只要存在风险就“一禁了事”,这是最不负责的态度!当年国家办奥运的时候风险有多大?要按沈阳市这种“规避风险”的思路,奥运会是不是也要取消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