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板也是官员

(2009-04-21 15:03:40)
标签:

杂谈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19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介绍,今年3月中央企业利润环比上升86%,在世界经济一派萧条的情况下,这已成为李荣融们的骄傲。从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以来,企业高管的薪酬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问题。前些天正好有人问过我关于企业高管限制薪酬的问题。我说,这必须视企业性质区别对待。我们至少可以把企业分为:国企、私企和股份制企业这么三种。显然,以同一种薪酬标准要求这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高管是有失公允的。从理论上说,私企高管的薪酬由老板决定;股份制企业高管薪酬由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定;国企老总的薪酬应由纳税人决定。而事实是令人沮丧的。

      今天中青报说,去年李荣融称,“他领导的国资委用每年多支出4600万元薪酬,换来每年1500亿元新增利润。”一来证明国企领导人有本事,一来证明他们高薪合理。我看这种说法是在侮辱国人的智商。

     中国最赚钱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移动这三大企业为什么走不出去,而关起门来赚钱利润都超过千亿元,原因归根究底一句话: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在远不足以参与国际竞争时,只能关起门来靠国家给的政策赚中国老百姓的钱。而央企是国家投资的,所谓国家投资的实质就是人民投资,而不可思议的事情在于,统计数据告诉我们:这么赚钱的央企,这么巨额的利润,竟然只有10%的利润上缴财政(这个数字除去官员的吃喝嫖赌几乎为零了)。也就是说,纳税人投资一个企业,这个企业又去赚纳税人的钱,而且产生的利润几乎与纳税人无关,还有天理吗?

      李荣融这番话听来那么不舒服的根源就在,央企的老总们总感觉自己对国家做了多么巨大的贡献:在我的领导下利润又翻了多少番。我一向认为,不应否认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原则下杰出人物的个人力量对历史的贡献,但是对于央企对国家的贡献这个具体问题上,我认为绝对不可放大个人因素。我曾听一个的哥说:明天你让我去当中石油的老总一样给国家盈利。这话不仅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信。央企赚钱的能力是制度设计的结果,其中个人因素微乎其微。而且李荣融说那个“4600万薪酬”的真实性可大可怀疑。即便数字无误也是央企老总装进口袋的工资,而他们“享受”着的省部级待遇,包括住房、用车等等根本没有计算在内。这在现代企业制度里是不能想象的事情。所以国资委主任出来说这番话不仅矫情,而且虚伪。

      央企这些年的所谓巨大发展究竟靠的是什么?我看,一是靠国家提供的垄断地位和垄断政策,二是靠可怜的中国老百姓的逆来顺受。比如,中国移动的高积累高成长靠什么?你回忆一下二十年前的通讯资费标准包括哪些内容你就明白了。中国老百姓永远忘不了类似打劫一般的“几千块钱入网费”的年代。从某种意义上说,几乎每个中国手机用户都是股东。

      所以国资委在向公众表功时还是谦卑一点好,相对于央企老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他们得到的真的够多了。一方面几百万的年薪拿着,一方面省部级的乌纱帽戴着。商界政界的好处一并享受着,商界政界应有的压力却要少得多。哪天不敢老总了,还能弄个省长干干,全世界还有哪里有这样的好事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