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孙华天老师的对话——讨论《红楼梦》一书的根本性质

(2022-04-27 10:02:21)
标签:

虚假的贾府故事

作者亲历亲闻的真历史

突破小说“围墙”

探索书中隐藏的历史

该书的真正性质是什么

               天下奇书《红楼梦》文化瑰宝《推背图》 (1027)
 尊敬的各位红学研究者及爱好者朋友们:大家好!

 

      我读了孙华天老师的一个十分令人欣赏的论断:

         【《红楼梦》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作者一笔同时写了两个动人故事。一个是虚构的贾家故事。一个是隐于假故事中的作者亲历亲闻真故事。这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艺术创作,是没被世人普遍认识到的艺术形式。】

这的确很有见地!令我拍手称快,可以说孙老师已经“突破”了《红楼梦》的“小说围墙”,即正式走进了曹公设计的伟大“政治红楼”(楼者,上层建筑也)的内里空间。
    
您说的书中那个“假故事”就好比“围墙”,围墙外面涂得都是“花花绿绿的保护色”,而围墙里面才是“灿烂辉煌的‘色文化高’”啊!而目前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在这个围墙外“摇旗呐喊”、“大声喧哗”,对曹公的伟大名著的诸多方面争论不休,而且互不想让,所以至今形不成“共识”。
  
这是为什么?我认为就是孙老师在他的博文中说的:

【只有周汝昌老前辈,一直认为书中有隐,并支持那些探索者。他早不愿与红学会为伍了,便遭到一些人的冷嘲热讽。他们连周老前辈都不容,足见学品之“禄蠹”了。】

我深深地被他的这段话感动了,所以我向孙老师交知心:

彼此是好友,更是“红楼梦文化知音”啊!我们的观点相同之处远远大于不同之点。彼此的研究是会产生众多“共鸣”的,即便有不同的争论,相信也会“撞击出许多有益的灵感火花的”!
   
我的文章是主张首先把曹雪芹的“生年”搞个明明白白以致“铁定无疑”,这样他的“死年”难题也就没有什么可以再争论的了;该书的时代背景也就定下来了;该书主旨是什么也就没有什么太大的争论了。
   
其中给该书定什么性质是最关键的,即它到底是“小说”还是历史、哲学、政治和综合名著?所以,我非常赞成您的把“书中真假语言分清”的主张,绝对不能一股脑儿进行“大海捞针”式的研究它,二百多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这种方法是失败的。必须另辟蹊径矣!
   
我的研究步骤孙老师同意吗?如果同意,那么让彼此并驾齐驱吧!!

孙老师马上回复我的提议,说“您的主张我非常赞同,让彼此并驾齐驱吧!”

      各位爱好者朋友们:您们认同我的基本观点吗?如果认同,那么让我们与孙华天等老师一起“并驾齐驱”勇往直前吧!

                                                                                                               (2022-4-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