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书《红楼梦》
文化瑰宝《推背图》(542)
——我对《红楼梦》的独特解读系列博文之五十一
尊敬的各位红楼梦研究老师和朋友们:大家好!
(接上文)
二、以下是甲戌本第一回中的异体字【贪淫恋色】中的贪字里的“今"写成了【令】字的证据:
三、以下是甲戌本第二回中的异体字【贪酷之弊】中的贪字里的“今"又写成了【令】字的证据:
上一篇博文我讲的凡例中的【点晴】还是【点睛】的问题,好像不应该把【点晴】的【晴】字说成是异体字吧?可是朋友们再看看红楼梦正文里【贪】字和【鼎】字的写法,就完全明白了汉字的多一笔或者少一笔,其实都是作者和批者二人事前商议好了的【避讳】字眼的妙用矣!
也就是说,【点晴】比【点睛】少了一笔,它的深层次内涵是【点清】之意。即【弹清】——反清朝皇帝的暴政也!这不就是作者提问的【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中的【你死我活的政治抗争味道】吗?!
而【贪淫恋色】中的【贪】字里的“今"写成了【令】字;而【贪酷之弊】中的【贪】字里的“今"又写成了【令】字,这不就是告诉天下人:雍正派人抄了曹頫在南京的家是【多余】的吗?它的反面意涵是:
这是个皇家制造的冤案,所谓【亏空】不是曹家贪污造成的!应该是怎么造成的,康熙老皇帝心中一清二楚。
请看下图中【国朝定鼎】的鼎字同样是用“日”字代替了原来的“目”字。可见,该书正文中的避讳用法是肯定的。不过该书只是避讳自己家的上一辈,如李鼎、李鼐。而并不完全避讳爷爷曹寅,这是为什么?其中是有内涵的,笔者认为它表明作者曹雪芹的亲爷爷是曹宣而不是曹寅,这就间接地证实了曹雪芹确确实实是曹頫的儿子,而不是曹寅儿子曹颙的遗腹子。
上图【鼐】字也是异体字,它的用意当然也是避讳脂砚斋的长辈。这说明了什么呢?它说明脂砚斋就是作者曹雪芹的一家人啊!什么人?红颜知己关系乃至夫妇关系,而绝不是作者和一般的批者或读者的关系!它也就间接的说明了脂砚斋本人(李煦儿子李鼎、李鼐的后代)也是该书《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总名《红楼梦》的作者之一矣!
五、以下是甲戌本第一回中乾隆皇帝的名字弘历的【历】字并没有避御讳的证据:
上图中【下凡造历】的【历】字,当然就是乾隆皇帝的名字弘历的【历】字并没有避御讳的证据。那么,作者曹雪芹是在乾隆年间写的这部书,他为什么竟然敢于【不避御讳】呢?我认为这就是作者的聪明处:因为书中第一回就讲了该书【无朝代年纪可考】,而若是把弘历的【历】字又【避讳】了,那不是自相矛盾、自己就承认了这部书是写的清朝的事情吗?!但是,他这里的【不避御讳】也就起到了反清朝皇帝的"一声二歌"作用。尤其是这个【历】字和【藩郡馀祯”】的【祯】字,就明显地表达了直接和当今皇帝乾隆以及他老子雍正“对着干”的思想倾向;因此,书中的王熙凤高声喊出的【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是指向哪个皇帝的就一清二楚了;该书的根本大旨是【反清朝雍正皇帝】的“政治宣言书”就大白于天下了!
所以,我不认为《红楼梦》一书是什么小说性质,它应该是地地道道的【反思历史的政治大作】。因此,二百多年来,大多数人没有读懂这部书写的是什么,就不奇怪了!那么,我们若是改变思维,按照历史、哲学、政治性质的著作再来研究它试试看呢,恐怕研究的结果就不一样了?!
六、吴恩裕老师考证的己卯本中的避讳文字的证据
核对两个本子笔迹的结果是:我和他都认为残抄本中的甲、乙、丙、丁、戊、己六个人的笔迹,在现存己卯本里都发现了。当时我认为残抄本中第七个人的笔迹,现存己卯本里也有,我遂名之为“庚”。
这样,无论从避讳或从抄者的笔迹上,都已发现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几回残抄本与北京图书馆的现存己卯本完全相同。我那个“渺茫的设想”现在证明是确凿的事实了。
……
据上面考查的结果,我们知道:
(一)残抄本与现存己卯本的抄者们相同。现存己卯本中可能还有一两个抄者为残抄本所无,那是因为,抄残抄本几回时,这一两个人未参加抄写。
(二)残抄本中避“晓”、“祥”、“玄”诸字讳,也和现存己卯本相同。
(三) ……
这次的发现,使现存己卯本长期流落在外的三个整回两个半回文字,有与北京图书馆所藏现存己卯本珠合的机会,因而使我们能够看到现存己卯本更多的文字,这应该是《红楼梦》读者们高兴的事。
(节录自:吴恩裕《曹雪芹丛考》第219-223页)
因为己卯本是从弘晓家传出来的,所以书中避讳他的家长【玄(烨)】【(允)祥】【(弘)晓】是非常正常的。都是现存的己卯本是一个被人改动过的版本,这个案子可以肯定与皇家人有关,至今这是一个没有人追查清楚的【谜】!
这个谜是到了我们现代人应该揭开的时候了!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像杨启櫵老师那样回避【藩郡馀祯”】有“反避御讳”的深意,而应该学习周汝昌、微型风筝朱老师的研究态度,向红楼梦大旨的深层次内涵进军,不彻底读懂曹雪芹誓不罢休!
白金贤
2015年8月14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