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说课稿
(2012-06-26 15:57:4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案设计 |
教学内容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重要的概念课,对于学习小数的性质,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都有着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新课标提出重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重视学生对新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知识发展的过程当中。小学四年级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所接触,但是由于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特殊表现形式,对其意义的理解学生会感觉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我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找出生活与小数知识的契合点,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四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观察、类比等活动让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2、在学习小数意义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 理解小数的意义
- 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 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长度为单为例,说明小数实际上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说教法。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教学过程:详见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举例)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实际测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小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三、自学指导:
(1)通过观察米尺,引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都可用小数表示.先想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观察米尺.思考:
①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写成分数是几米?写成小数是几米?②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呢?
③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份在尺子上是多少?(1毫米) 千分之一米怎样用小数表示?
我们还可以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下去,还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小数?
四、先学
1、自学看书50页,认识一位小数。
2、看书自学51页,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3、师:这些小数都是怎么得到的呢?
五、后教:
明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就是十分之一或者十分之几,写成小数就是0.1或者0.几,
师;这些小数的小数点后面都是只有一位,我们就把这样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那么象这样的一位小数表示什么呢?(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师:把1米平均分成了100份,认识两位小数,
为了测量的更精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就是1毫米,1/1000米,0.001米,两份就是2毫米,2/1000米,0.001米,------,小数点后面有三位的就叫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延伸:这样继续分下去,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10000份,100000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0.0001米,0.00001米-------,
六、总结小数的意义:
师:回顾刚才的认识学习,小数到底是什么样的数?它究竟表示什么意义呢
明确:小数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就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就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简单的用一句话概括:小数就是 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
七、课堂练习,运用反馈:
a)
0.3元
b)
c)
八、全课总结:你获得什么知识呢?
九、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