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写高考作文17.1
(2011-06-18 18:44:19)
标签:
上海高考高考高考作文教育软格教育王宪鹏 |
分类: 软格教育·高考·人生 |
上海高考作文,十七篇的最后一篇。没有时间,不然同题作文至少各写两个。在创作中可以找到许多问题。
过去还是不过去
有位哲学大师要对学生移山术,大半天时间过去了,山依旧不动。大师说,山不过来,我过去。然后他对学生说,你们看,山是不是已经被我移到我身边了?
大卫王在戒指上刻着“一切都会过去”,因为属于他的荣耀会跟随着他一同消失。契科夫小说里的人物在戒指上刻着“一切都不会过去”,因为在他本人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之前,他所遭遇的一切都将与他同在。
过去还是不过去,其实都是一样。大卫王认为他的荣耀他创造的帝国会消失,那么事实也就真的如此,他看到的是一种必然的变化。契科夫小说里的人物认为一切都不会过去,他看到的不是更长时期的必然变化,而是发生在自身的必然事件,他不会将发生过的事情淡忘掉,自然一切都不会过去。
过去还是不过去,关键在我们自己如何去看待问题。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们知道这是山,那是水,足够了。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仁者爱山,智者乐水,山水之间有大天地,自然山不山,水不水,染上了主观色彩。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主观的感受毕竟是会变化的,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触景生情,情由景生,情非景生,感受的不同在于阅历和触发条件的不同,当一个人可以将这些东西剥离的时候,那么山自然还是山,水还是水。
当你为错过太阳而悲叹时,你又将错过星星。错过太阳便错过了吧,还有星星,——如果你这样想的话,你就不会错过星星。错过太阳便错过了一切,这样想你就会失去更多的机会,比如星星。如果你真的不在乎星星,那么你为错过太阳而悲叹并没有错。如果你在乎的只是太阳的光芒,那么星星就不该被错过。假如大卫王认为他的一切都将长存于世,至少活在人们的头脑当中,他就会写下“一切都不会过去”;假如契科夫小说里的人物认为过去的事情不值得念念不忘,他自然会写下“一切都会过去”。
一切行为和观念都存在一个判断作为前提。当我们改变了自身的前提判断时,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化。如果你认为山不过来我不过去是一种诡辩,你就不会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如果你认为这个故事反映了一种人生智慧,你就会非常欣喜。如果你认为山外有山有世界有精神寄托,山不再仅仅是山,如果你认为山就是山,人的精神附加上去的只属于人而不属于山,那么,山仍旧是山。
过去还是不过去,选择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认为我们应该快乐,我们就会寻找快乐的方法并选择让自己快乐,如果我们认为我们带有原罪生来应该吃苦,我们就会总是找到有罪的证据,千方百计让自己吃苦来救赎灵魂。我们究竟如何认为取决于什么呢?取决于遗传与环境的触发。“快乐王子”生来是个悲观的人,所以他被简单的事情触发了悲观的命运,变得博爱悲悯,不再重复那种无知的快乐,而那只小燕子则是个乐观的小燕子,为了王子一直坚持到被冻僵。
——还是不知怎样结尾。这样算不算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