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知我君
知我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624
  • 关注人气:21,1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我写高考作文10.1

(2011-06-14 23:02:40)
标签:

高考

高考作文

软格教育

王宪鹏

北京高考作文

教育

分类: 软格教育·高考·人生

北京高考作文:谈世乒赛中国队包揽金牌的看法。

分析:说是三种看法都有道理,但毕竟有一种说法最适合通常的习惯。题目中要求引申到生活中去,更要注意选择,不要选一个自己没办法自圆其说的说法。

包揽的背后

 

    无可否认的事实是,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充满偶然性的运动,实力相当的人在实战中可能会有巨大的差距。然而,并不能据此推论说中国队应该让出几面金牌,或者干脆不用参加比赛了。

    所有运动都具有偶然性,因为运动员对具体环境的适应性不同。乒乓球运动相对于足球运动和篮球运动来说偶然性更大些,因为后两者的对抗在较大的空间内展开,运动员对足球或篮球的控制能力相对更高,而乒乓球则像一个白色的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受力稍有不同就偏向另外的地方去了,不再按照运动员的设计路线前进。也就是说,乒乓球运动对于运动员应变力的要求更高。但是,中国队总能战胜其他国家队,为什么呢?

     体育运动的象征意义不容置疑。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对于几十年前的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急迫的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都值得。然而,一穷二白的中国拿什么发展体育事业?选择乒乓球作为“国球”必然是经过一番认真考虑的。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乒乓球运动占地少,成本小,容易推广,也就容易选出优秀的运动员,二是乒乓球运动适合中国人体质较弱而较为灵活的体质特征,三是这种运动的偶然性使得中国有可能在短期内取得好的成绩。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

    如今的问题在于我们究竟能够独占乒坛多久?从最初的偶然获胜到后来的屡战屡胜,再到后来的长胜不败,再到后来的包揽全金,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靠的绝不再是偶然性,不再是好的运气。为了保持乒坛优势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一个小小的乒乓球被我们研究的不再是一个小球,而是一面面金牌,需要选拔多少优秀运动员进行多少场训练,需要对动作进行多少次调整和强化,需要对运动轨迹和受力的影响进行多少次的模拟分析……如果在这样的努力下,我们由于偶然性败北了,那真的会超出人们的承受力。可是,我们包揽了所有的金牌,似乎其他国家队已经习惯了这种现象,不再与中国人争夺这项活动的金牌了,这样下去中国队还可能进步吗?一旦失去了进步,不要说包揽,得金牌也很苦难。

    金牌来之不易,总是拿金牌更不易,总是包揽金牌最不易。凭实力说话的体育运动当中允许包揽,但包揽金牌会让我们认为现有的战略战术和技术是最好的,这样就危险了。如果我们真的能够胜不骄,在控制偶然性提高应变力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我想,继续包揽金牌也不是什么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