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唱团》

标签:
独唱团韩寒难产现实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首先看些资料:
主编 韩寒:赛车手、作家、青年意见领袖。1998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以《杯中窥人》获一等奖,其文笔老练,语言犀利。2008年12月接受公盟法律中心颁发的“公民责任奖”;2008年12月19日韩寒与孔庆东、黄健翔、金晶等荣获年度十大博客;2009年《南方周末》2009年度人物;2009年12月《新世纪周刊》2009年度人物;2009年《亚洲周刊》2009年度风云人物;2009年 中国赛车风云榜年度冠军;2009年 时代周报“时代100人—2009推动中国进步100人”; 2010年1月9日,当选为“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当代作家”;2010年4月 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一百人”排名第二 得到近一百万投票;2010年4月28日 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正式公布的“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中,与曹德旺、陈光标、王菲、范伟等一同入选“心灵富豪风云榜”十大人物。
然后再看段文章:
2010年6月10号,韩寒在博文中写道:《独唱团》终于在今天下厂印刷,20天以后和大家见面。它由山西书海出版社出版,华文天下文化公司运作发行。由于尚未获得刊号,所以暂以书号的丛书的形
式出版,两个月来一次。第一期的定价是16元,在没有接受广告和确保印刷品质的情况下,这个定价得益于一年半前就屯了三十万册的纸张,如今的纸张和印刷涨价了百分之二十左右,以后的价格也许会有小幅调整。在此期间,我和杂志社的同仁就不接受媒体的采访了,上市也将不单独召开任何形式的发布会,主要是想降低大家对《独唱团》的期望,虽然作者们提供了非常优秀的文章,但他终究只是一本文艺杂志,无论是从程序上还是从本质上,他都无法承载很多人对于改变现状,改善社会的期望。我们总说, 这个社会需要常识,需要启蒙,但其实我认为,互联网十年,该启蒙的人已经被启蒙了,有常识的人一直有常识,大家其实都知道美和丑,好和恶,只是我们有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我们在台面上要扭曲和违背一下自己。要改变靠自己,现在不是旧年代,资讯毕竟对我们开放了七八成,我们也已经了解了这个世界七八成。而一本文艺杂志,除了能提供好的文艺以外,能量有限,如果你抱着想看战争片的心态误看了一部文艺片,无论这部文艺片多好,你都会失望。
最后谈些看法:
“该启蒙的已被启蒙,有常识的一直有常识”,这句话深得我心。对于一个公众人物来说,最大的悲哀不是没有人知道,没有人支持,而是没有人理解。当然,我不了解也不理解韩寒, 虽然同属八二年生人,境遇有太多的不同。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公众人物来说,并不真正需要别人的理解,他们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在努力做好自己,这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想起杨绛《干校六记》里的那种坦然面对的平和,想起了鲁迅所感受到的虚无和焦虑,想起了王国维、老舍、傅雷夫妇的自杀,于是我想,依靠肉体与这个物质的庸俗的世界交流能量(钱这媒介所代表的价值和力量)的人也许更幸福一些,如果不能够真正读懂看透这个世界,如钱钟书夫妇那样。
假如我有韩寒那样大的影响和力量,我一定会去开办一所民办学校,并且大力地推进科普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传播。假如终究是假如。不管如何,我这辈子所能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也就这么回事了,没有机会,等待机会,没有力量,攒积力量。我最想表达的一种态度,最想传播的一种教育思想,只有四个字,劳动光荣。这四个字需要我用实际的行动来阐释,我已经在做。
尊重一切劳动者,尊敬一切在劳动中获得了精神满足的人。
当然包括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