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信心·中国的教育
(2011-04-30 21:04:53)
标签:
超越自我软格教育人性王宪鹏教育 |
分类: 废文与杂谈 |
整体上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然而,不甘心平庸的欲望催促我成长为一个乐观主义者,即一个积极的行动者。
悲观,乐观,属于性格。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可以改变?当然可以。只要你内心对自己的身份认同与现实中的不一样,而你又找到了升华内在力量的方法,性格可以改变。又要NLP了。但是,NLP真的很有道理,很有用。
对于未来,我的信心不是百分百,但已经及格了。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狂一些,怒一些,激发出热情,换取成功,接连不断的成功。
这样的要求对别人没有用处,对我来说,最为恰当。
读了记者老廖的博客文章,关于北京民办教育,我的资质什么都不够格,但是,我自认为在思想、理论以及方法上面我并不比最优秀的教师差多少。这种“自认为”可以称之为潜在的骄傲,如果我不将其激发出来,我就是一个内外不一的人,是一个内心充满激情却怯于行动的人,是一个卑怯的人,是一个矮小的人,是一个可悲可怜可恨的人,是一个不值得被关注被支持被鼓励的人。
中国的教育在于没有真正读书思考的人。我不敢说这样的话,但我不得不这样说。目前的所有教育机构,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在公办教育之外营造一个学习的环境,记住,看清楚,是一个学习的环境,而不是一个思考的环境。这种环境的获得是以支付昂贵学费为代价的。得到了这样的环境,未见得会成功,但是,如果单纯以比例来算,或者根据金钱的作用计算,到了这样的环境里不可能不成功,——所谓成功即实现了花钱的目的。啊,我们其实并不需要思考。
王宪鹏,你一定要记住,这里没有你说话的资格。真的没有。
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可以胜任,不必总是急于证明自己。那样的话正是不自信的表现。那样的话,你还会失去更多的机会。
按照你所想的去做就是了。
假如这十年的消沉能够换来今后四十年的奋发,值得。
相信你自己,王宪鹏,你不会是最棒的人,但你会是最棒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