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性原理

(2010-08-17 18:50:10)
标签:

nlp

教育

软格

内省

检定语言

心理控制

自我意象

abc

bvr

分类: 软格教育·高考·人生

内省能力训练

首先了解几个概念。

ABC理论: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的不同。即事情的前因(Antecedent),透过当事者对该事情的评价与解释,以及对该事情的信念(Belief)这个桥梁,最终才决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onsequence)。例如“棺材”的故事。

BVR理论:信念,价值,规则,一个人不同于另一个人的根本所在。这样的例子非常多,比如戊戌变法的主要倡议者康有为和梁启超选择逃离,而谭嗣同则选择牺牲,“去留肝胆两昆仑”,他们的差别在价值观不同。我们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取得价值实现信念。找出更好做法的方法之一是找到行为背后的价值观。

检定语言程式:根据语言(外在的或内隐的)推断人的真实动机。

动机: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动机激活力量的大小,是由动机的性质和强度决定的。一般认为,中等强度的动机更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动机不一样,个体活动的方向和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动机的维持作用是由个体的活动与他所预期的目标的一致性程度来决定的。可以分为生理性动机,社会动机,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关于动机的形成,有本能说,驱力说,诱因说,唤醒说,归因说,期待价值说,自我决定说,自我功效说,成就目标说等。没有哪一种能够完全解释动机。

自我意象:个人的心理上和精神上的观念,或者他的自我“图像”,左右个性和行为的真正关键。“控制论对有目的的机械行为所产生的现象和必备条件作出解释。心理学虽然提供了关于人类心理的深奥知识,但对于在有目的的条件下的简单目标定向动作,却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答复,比如:一个人为什么能从咖啡桌上拿起香烟,并且把它叨在嘴上?可是物理学家却能回答这样的问题。很多支持心理学各派理论的人仿佛能够想象出太空和其他星球上存在的东西,却说不出他们自己后院的事情。”——《心理控制术》。自我意象不论变好还是变坏,都不仅仅取决于智力或者思辨的知识,而是取决于“体验”。你在过去的创造性体验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发展你的自我意象,你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改变自我意象。——改变你的判断,你就可以从一个消极悲观懦弱的人变成一个积极乐观勇敢的人。

 

详细了解鉴定语言程式:

所有的话都始于内心深层的一些意念,经过扭曲、归纳和删除三个程序的不断运用最终形成文字语言而说出。因为来自内心深层,这些话总是显示一个人的BVR

扭曲类

1.猜臆式——对他人态度的主观判断,比如,“你一定后悔买了这件衣服”,“他不同意这份意见”,“他不喜欢你送的礼物”。

2.因果式——寻找客观原因,将做不到某件事的责任归因于他人或外在环境。如,“这种天气使我无心工作”,“他的话使我生气”,如,“我很想帮你,但是我太累了”,“你是能够成功的,但是你太不听话了”。

3.相等式——武断地等同一些关系,如,“我倒酒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你这么长时间不给我打电话就是不在乎我”,“不赞成就是反对”,等等。

4.假设式——话中有话,如“不会又骗我吧”,“为什么你不好好照顾我”。广告最喜欢采用这种方式对消费者进行诱导,俗一点的,“机会难得,心动不如行动”,假设你认为这是难得的机会,雅一点的,如成龙为格力代言的广告,“格力,掌握核心科技”,为什么格力掌握核心科技我们就要买格力的产品?因为我们爱国嘛。你不买?你不爱国!哦,不能不爱国啊,所以赶快买格力吧。广告就是这样威逼利诱。

5.虚泛词式——这一类也具有删除类的性质,以使用一些含义不明确的词汇为主要特征,常见的特征词包括,自由,道德,教育,安全,尊敬,人权,公平,纪律,爱情,情绪,智能,友谊,和谐,婚姻,沟通,管理,行为,最近还增加了“科学”,“专家”。比如“自由最宝贵”,只有回答了“你想要什么样的自由”,你才会因为这句话而获得力量,否则,你只是在抱怨而已!

归纳类

6.以偏概全式——“他从来都不能好好地和我谈一谈”,“你没有一次做得好”,“没有一个法官是好人”,“他永远都是这样无情”。

7.能力限制式——“我不能叫自己静下来”,说明原来静下来过,那么,你现在的哪些行为表明你没有静下来?“我不可以放松”,为什么呢?“我不能这样放弃”,一定有原因,但是你不说出来就会威力大减。“你必须保持沉默”,如果不,你会怎样?“他应该先问问我再去做”,那样做有什么好处,不那样做对你又有什么坏处?

8.价值判断式——“男子汉不应该哭”,谁规定的?合理吗?“谦虚只会招来欺负”,如何得出结论?中外成语都有这种范定价值,一旦抖搂出来总让人手足无措不止如何招架。比如,“乱世出英雄”,难道不乱就不行?“忠忠直直,终须乞食”(广东俗语),“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删除类

9.名词不确定式——“这生意有得做”,“找份工作吧”,“他是一个庸人”,“她找到了一个好丈夫”,“这会吸引一些聪明人来”,这些话都省略了一些内容,有时候很关键。

10.动词不明确式——“他很自私”,“他不够积极”,“他不会说话”,“这件事很难处理”,“你伤害了我的自尊”。

11.简单删减式——“我不明白”,“他对我不好”,“我不甘心”等等。找出省略的部分,就能够找到解决办法!

12.比较删减式——省略了标准,“不做更好”,“我表现的很差”。要比较才能定位,不比较永远难以找到自身价值所在。

 

 

内省的目的是了解自身的BVR系统,在必要时候能运用ABC理论调控自身情绪,在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努力时能将注意力集中到问题的解决上,而不是逃避、推卸、否认。

内省应该和冥想结合起来,因为一旦我们行动起来,我们的自我就投入到动作中去了。呼吸训练是冥想的基础。首现将意识集中在呼吸上,然后慢慢地抽空思维,什么也不要想。每次练习十分钟即可。完成冥想练习后,写出自己的一些想法,然后根据检定语言程式进行判断,将修订后的判断和想法背诵下来,在这一次冥想之前先将这些内容回忆一遍。

内省最好有确定的标准,比如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录?传不习乎?”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没必要向这位圣人门徒看齐,我们一日三省的可以是某一阶段的目标任务,也可以是想要获得的品质和习惯。

内省其实普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但许多人在成年后丢掉了这种习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大概都要经过这几个阶段:最初我们只懂得按照父母期望去做事,因为我们要讨他们开心,后来渐渐变得任性,却难免遭受挫折,这个时候,若是认识到社会规则人情世故的存在,我们就已开始揣摩人心,将心比心,这即是内省,有的人很早就定下行事原则,有的人总是迟疑不绝,更多的人不讲原则,对自己并不抱什么指望,而最终,这些人都会弥留时回顾一生,或者含笑而去,或者一片混沌。多数人不肯对自己做量化评价,这是已被证实的心理定律。没有目标,没有原则,也就无从讲什么灵活了。

易发久所著《成功一定有方法》中也有与检定语言程式异曲同工的内容,讲的是用理性的判断代替偏执的观念,从而使主体重获前行力量,摘录如下:

如果我们的思考是理性的,我们就能得到更接近客观的评价。总能快速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反之,如果我们的思考是非理性的,我们对问题的看法立即就会给自己带来困扰,并且在错误的判断中难以自拔。

下面几则“非理性思考”案例,让我们对照自己,作一番自我剖析,看看自己是否也曾陷入过非理性思考的泥潭。

非理性思考1.如果事情不照自己所期待的样子发展,那可就糟糕了。

    例如,原来计划今天可以交报告,结果却交不出来而一直都在担心上司责难。这种想法是不合理性的,因为受挫折是正常的事情。理想与现实常会有差距,因此而沮丧不仅不能改变情况,还会使情况更糟。若无法改变情况,最理性的办法是去接受它。挫折可以不造成困扰,只要你不认为每件事都必定会获得满意即可。

有理性的人避免夸张不愉快的情况,而是尽力继续面对它,并积极地去改变它。

非理性思考2.每一个人绝对需要别人的喜爱与称赞。

例如,“被别人批评时,心里就难过得不得了”,这很自然,但是“被所有人喜欢”是个难以达到的目标。若一个人致力于此,他将变得很少有属于自己的看法,变得更不安全及更多自我失败的行为。

一个人也不一定需要被喜爱,因为有理性的人不会把自己所有的兴趣与需求都牺牲在为获得别人的称赞上,而更多体现在让自己去表达爱,或成为可爱的人、具有创造力的人、不过分依赖于别人的人。

非理性思考3.人人都会依赖他人,并应该找一个更强的人去依赖。

例如,“我妈妈什么都不会,害得我没办法完成家庭作业”。依赖会造成独立、个性化与自我表现的失败。它使人不能学习,没有安全感。

有理性的人是独立、负责的。他们只在需要时才寻求帮助。

非理性思考4.过去的经验是现在行为的决定因素,过去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

例如,“小时候被强暴,使我没有办法再谈恋爱”,“离婚后再也没有人会娶我”。事情恰恰相反,过去一些必要的行为在现在并不成为必要,过去的解决方法也不一定适合现在的问题。过去的影响常会成为一个人逃避和改变自己的借口。其实,要克服过去的影响并非不可能,有理性的人认为过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分析过去的事情以改变自己现在的状况。

非理性思考5.逃避困难比面对困难要容易。

例如,“我何必这么辛苦,反正也没有人要求我”。逃避只会给日后带来更多问题及自信的失落。况且容易的生活并非快乐的生活。有理性的人会认识到,具有挑战性、责任感的人生,才是令人愉快的人生。

非理性思考6.对于不一定会发生的糟糕的事,也应该给予密切的注意。

例如,“外面交通太乱了,会不会发生车祸”,“先生太英俊,会不会有外遇”。心理学家艾利斯认为过分的忧虑或担心,①会阻扰人们对危险事件作客观的评价;②会造成干扰:③夸张事情:④不但不能阻止不可避免的事件,反而会促成事件的发生;⑤制造更多更糟的事。

有理性的人会认识到潜在的危险并不足惧,焦虑不仅不会阻止事情发生,而且还会对人造成伤害;他所采取的行动是面对它,战胜它,并证明它不那么可怕。

大部分时候,我们的困惑其实都直接根源于我们非理性的看法。

错误的用词,会带来错误的看法。

错误的看法,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错误公式一:将“喜欢”误解为“应该”。

非理性看法:我应该得到别人的赞美。

非理性缺陷:万一得不到,你立即会出现困扰。你会觉得是别人

欠自己的,他不给你,你会抱怨他。

理性看法:  我喜欢得到别人的赞美。

理性好处:  万一得不到,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少了一份额外的奖赏而己。

错误公式二:将“暂时还没找到方法”误解为“不可能”。

非理性看法:我不可能富甲天下。

非理性陷阱:因为自我设限,你将不会找方法。结果你一定真的不可能做到。

理性看法:  我暂时还没有找到富甲天下的方法。

理性好处:  你注意的焦点将会自然而然集中在找方法上。只要你是一定要,而且坚持到底,你总可以做得更好。

错误公式三:将“很难”误解为“没有办法”。

非理性看法:我没有办法每天准时上班。

理性看法:  我很难做到每天准时上班。

错误公式四:将“暂时还没有成功”误解为“失败”。

非理性看法:我又失败了。

理性看法:  看来我这次暂时还成功不了,我怎样才能成功?

错误公式五:将“可能”误解成“一定”。

非理性看法:我一定没有音乐细胞。

理性看法我:可能没有音乐细胞。

错误公式六:将“我生气”误解为“他使我生气”。

非理性看法:都是弟弟使我生气。

理性看法:  我在生弟弟的气。

错误公式七:将“到目前为止”误解为“永远如此”。

非理性看法:我的英文永远都学不好了。

理性看法:  我的英文到目前为止还没学好。

错误公式八:将“有些”误解为“所有”。

非理性看法:所有的客户都不买我的产品。

理性看法:  有些客户还没有买我的产品。

 

换一个字眼,换一种看法;

换一种思维,换一片天空。

让我们扪心自问:

我的思维方式有助于自己成功吗?

 

 

 

作者建议:内省也可分几个层次,一般用来调节情绪,更进一步则可砥砺士气,再高层次则就是修身养性。不必急于一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读书精粹笔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