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赤裸裸的真理(废稿)

(2010-05-29 17:10:22)
标签:

记忆力

教育

理解记忆

励志

潜意识

软格教育

心理规律

学习术

前意识

分类: 软格教育·高考·人生

真理之所以赤裸裸据说是因为洗澡时速度慢了,衣服被谬误穿走了。如果不进行隐喻分析的话,这只是一个浅薄无聊的故事;如果进行隐喻分析的话,只能得到大量的谬误。因为,如果真理是赤裸裸的,那么就不需要隐喻;如果真理不是赤裸裸的,那么故事本身就是谬误。我们大可以联想到杨绛先生的《洗澡》,将“真理没有谬误洗澡速度快”解释为“灵魂升华要比逢迎权威艰难”,或者“投机分子总是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然而,曹雪芹不是说过嘛,“假为真时真亦假,有为无时有还无”,你所信奉的真理在假话的世界里注定是假话呢。因此,所谓的真理与谬误只是一个标准问题,即如“甲之熊掌,乙之砒霜”。一个时代奉行的标准是经过各种力量的角斗产生的,如果要说存在什么绝对真理的话,只能是“矛盾”。

以前读书时常会觉得有些人身上分明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比如读鲁迅的《风筝》时觉得自己也像鲁迅一样是一个莫名其妙过分严肃的人,比如读罗曼·罗兰的《巨人三传》时觉得自己的一些困惑正如米开朗琪罗关于“肉体与精神”的矛盾一样难以排解,比如读凯恩斯的《边际三杰》时觉得自己对书籍对知识的贪恋以及懦弱的性格与杰文斯极为相像,比如读卢梭的《忏悔录》时觉得自己有时候的多疑像极了卢梭,现在想来,当时是多么的困惑和矛盾啊!经历了许多事情,终于有些明白,世上的事情并不需要太绝对的“真”。比如说吧,人作为一种生物严格遵循“趋利避害,趋乐避苦”的规律,但若是有朝一日将人的行为都分解为这样的规律,那就什么乐趣都没有了吧。

不过,“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毕竟是本性,若是能够通过学习更好地为这种本性服务,一定能够使个人获得幸福,使社会实现和谐。那么,为了长远的利,更多的乐,不妨暂且压下享乐之心,苦心孤诣地去掌握“真理”。

——待续。

 ——继续写些什么呢?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是环境决定的啊。智力的发展主要由环境决定,为人处事的方式更是由环境决定。区别在于,有的人总是看到披着真理外衣的谬误有的   人则可以看到真理。比如说存在于人身上的矛盾,根据动机心理学可以分为“趋避冲突”,“双趋冲突”以及“双避冲突”,如果能够明白这一点,才能够真正做到“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里话·寄语
后一篇:软格教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