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做《声声慢·秋声》(蒋捷)赏析
(2010-04-15 10:44:36)
标签:
nlp高考教育励志文化蒋捷赏析 |
分类: 软格教育·高考·人生 |
《声声慢·秋声》(蒋捷)
“声”是这首词的核心。“黄花深巷”,“深”字写出了“黄花”的寂寞,花儿长在深巷不为人知,秋天到了,这黄花眼看着就要成为“明日黄花”;“红叶低窗”,“低”字写出了“红叶”的谦卑,经霜的红叶低垂在窗边,也许是不能许是不愿再将头高高昂起;“凄凉一片秋声”,是总括全词的句子,“凄凉”道出了作者的感受,“秋声”点出文章描述的焦点。“豆雨声来”,雨如豆落,不算小雨,“中间夹带风声”,风雨交加,更增萧索之感。“疏疏二十五点”,“二十五点”不知何指,丽谯门,谯门指设有望楼的城门,不锁更声,“不锁”是指更声从远处传来,可以这样想象一下,一个风雨交加的秋天,一个人站在楼上屋檐下眺望,远处稀疏散布着“二十五点”,华丽的谯门挡不住幽幽的更声传至这个人耳中。故人远,问谁摇玉,檐底铃声,这句话反映了一种思念的情绪,也似有寓意,“问谁摇玉”,该是“故人”有玉,听到声响想起了故人,但“故人远”,所以问是谁在摇玉,结果有人回答说,那不过是檐底铃声。
把这些意象联系起来想象,对这首词的意境就能准确把握了。
分析完了,也就欣赏完了。因为欣赏而分析,因为分析而更加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