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大全10
(2010-03-15 16:33:48)
标签:
高考教育生物文化知识 |
分类: 软格教育·高考·人生 |
第一章
微生物类群 |
细菌、放线菌、病毒 细菌分裂方式:二分裂。 多数抗生素由放线菌产生。 |
病毒的衣壳决定病毒抗原特异性。 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 |
|||||||||||||||
微生物营养 |
营养: 各种成分:碳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 碳源——构成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 氮源——合成蛋白质、核酸和含氮产物。 生长因子——合成酶和核酸。 |
糖类(葡萄糖)是最常用的碳源。 不同种类微生物对碳源种类、数量有不同要求。 铵盐、硝酸盐是最常用的氮源。 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 天然物质(酵母膏、蛋白胨、动植物组织提取液)可作为生长因子。 |
|||||||||||||||
培养基配置原则: 目的明确、营养协调、PH要适宜 谷氨酸生产: C:N = 4:1 C:N = 3:1 |
PH: 细菌——6.5~7.5 放线菌——7.5~8.5 真菌——5~6 谷氨酸棒状杆菌——7~8 |
||||||||||||||||
培养基种类:记忆实例
|
|||||||||||||||||
微生物代谢 |
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产物、次级代谢产物 代谢调节:酶合成调节、酶活性调节。 酶分类:组成酶、诱导酶。 代谢人工控制途径: 诱变处理;改变细胞膜透性。(记忆实例) |
微生物代谢异常旺盛的原因: 表面积与体积比很大,能够迅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酶合成调节……保证代谢需要,避免胞内物质能量浪费,增强微生物适应能力。 酶活性调节……(改变构象)快速、精细调节方式。 |
|||||||||||||||
微生物生长 (记忆书本细节) |
四个时期: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连续培养:缩短了培养周期,消除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的某些环境因素,提高设备利用率,便于自动化管理。(稳定期进行) 影响因素:温度、PH、氧。 |
测定培养生长情况:将少量某细菌接种到定容的液体培养基中观察。测定方法:细胞数;测重。 生长曲线反映细菌菌体生长状况。 |
|||||||||||||||
调整期——代谢活跃,体积增长快,大量合成酶、ATP等。时间取决于:菌种、培养条件。 对数期——代谢旺盛,形态、特征稳定。留种,科研材料。时间取决于:接种量、培养基。 稳定期——动态平衡,活菌数最大,大量积累次级代谢产物。种内斗争最激烈,出现芽孢。 衰亡期——死亡率>繁殖率,有多种形态和畸形。死细胞解体,释放代谢产物。 |
|||||||||||||||||
发酵工程 |
发酵工程概念和内容: 发酵工程的应用: 医药工程:代谢产物中的抗生素、激素、疫苗、干扰素、抗体等。 食品工程:传统发酵产品,食品添加剂,单细胞蛋白。 |
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实例。 菌种的选育: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培养基的配制:根据配制三原则。 灭菌、扩大培养和接种。 发酵过程:控制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分离提纯:菌体(过滤、沉淀),代谢产物(蒸馏、萃取、离子交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