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顿悟

(2010-03-02 17:31:59)
标签:

世界时

裂缝

头脑

身体

挫折

nlp

文化

分类: 东西·传统现代·科技人文

 

·生活是沉默而忠实的观众,只要你肯继续演绎你的人生,它就会一如既往地默默地追随你。

·人的价值首先是由“自我”决定,因为它决定你能够努力到哪种程度,是不达目标誓不罢休,还是索性放弃一了百了,决定你将会以何种方式去实现目标,是浅尝辄止将挫折失败归罪于客观条件不成熟,还是深钻细研将挫折失败当作有益的经验教训。

·自我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东西,它主宰着你的一切需要和满足感。当一个孩子意识到自己与世界之间存在“裂缝”时,自我就开始对这个孩子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要求他(她)倾尽全力去弥补“裂缝”。

·“裂缝”来自对他人的自我的感知。哺乳期的孩子拥有整个世界,它的自我处于沉睡状态。当孩子被要求完成任务(比如控制排泄)时,自我就被惊醒了。

·很小的孩子就懂得让他人满足才能满足自己的道理,但我们这些成人却常常忘记这一点。

·在自我适应世界的初期(一般为1-3岁),自我仍在努力适应我们的身体。当自我基本适应我们的身体时(一般为3-14岁),我们的头脑一直忙着搜集证据来证明自我对世界的判断。当我们的身体要求自我重新审视世界时(青春期,一般14-20),我们的头脑异常活跃地寻找着自我因而常常显得很冲动。此后,它们三个的关系逐渐稳定,直到一起离开这个世界。

·如果我们用后青春期的理性大脑去理解“自我”的成长过程,以青春期充满活力的身体去迎接世界的挑战,在满足他人需要与满足自我需要之间找到最佳路径,我们不可能不成功。

·当自我不愿去适应世界时,它就会要求身体去逃避,要求头脑想出各种借口来为身体的逃避开脱责任。比如一个习惯独处的人被要求当众表演,自我不愿意适应这个变化,于是身体便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头脑便开始想方设法辩解说出“哗众取宠”、“唬弄人不对”之类的话。

·理性的大脑感性地认知世界,就能为身心和谐创造出必要的条件:没有绝对的价值判断,每个人所做的判断都至少是最不坏的;一切行为在潜意识里都是为自我服务的,但是许多人不愿意面对他们的自我;世界并不完美,因而我们没有必要非让自己变得完美。

·认知世界的规律不是为了让你“遗世而独立”。而是为了让你更好地融入世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说2.9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