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七章 时空穿梭梦非梦(上)

(2009-04-08 17:11:34)
标签:

梦非梦

社会结构

遑遑

快意

孟深

中国

文化

分类: 废文与杂谈

 

孟深一直有这样的怀疑:虽然说文学具有情感宣泄的作用,但一个人如果经常宣泄某种负面情绪,会不会上瘾呢?

反复思考的结果如下:如果这个人没有自虐倾向,这种负面情绪的宣泄总是会适可而止的。

但是,他不认为他是在宣泄负面情绪。他认为他是在寻找答案,关于存在意义的答案。

年轻时我们总以为凡事总会有一个答案,为此苦苦追寻,不惜身心受到严酷的折磨。当我们老迈的时候我们才明白,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有答案。

一个人最先老去的不是他的躯体,而是他的心智。三十岁左右还怀揣着一颗有疑问并且打算寻找到唯一答案的人,在这个世界已经濒临灭绝。

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本就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人类之中的绝大多数甚至不屑于去思考这个问题。

所以,当孟深戴上那个三星堆“外星人”头盔的时候,在他的心底里还徘徊着这样的希望:找到存在的意义。

但他的头脑里却是乱糟糟此起彼伏的文字流。

“感情有时候只是一个人的事情,与任何人无关。爱,或不爱,只能自行了断。伤口是别人给予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想。”

“每个人都是要过下去的,不管按照什么样的方式。每个人都试图按照自以为是的幸福标准生活下去。有时候这种感觉过于荒凉,生命只是风中飘零的种子,在时间的旷野里失散,一瞬间就不见了。”

类似的小资情调还有很多。

“如果流浪是你的天赋,那么你一定是我最美的追逐。如果爱情是你的放牧,拥有过该不该满足。”

“你说风景好,我说天气好,只有天知道,你最难讨好。”“你们爱我,爱我是你的镜子,你要爱我,我是你们的镜子。”

“生活从来就是模仿电视剧。”“时间从来没有像现在走得这么沉重。”“顺从命运竟是这么难吗?我看大多数人自然而然就这么做到了,只要人家干什么,你也干什么就行。所以我们都是不受欢迎的,应该使用麻醉枪的。也有很多次我想放弃了,但是它在我身体的某个地方留下了疼痛的感觉,一想到塔会永远在那儿隐隐作痛,一想到以后我看待一切的目光都会因为那一点疼痛而变得了无生气,我就怕了。爱他,是我做过的最好的事情。”

但看得多了,听得多了,也就没了兴致。说白了,这种文字太中性化,太柔弱,让人忍不住焦躁起来,对说不明白的种种莫名地痛恨起来。

“许多年以前的阳光是酥松的,因为它那么旧,因为它照在长安城的大街上。长安的大街也许和别处没什么太大的不同,它的特点就是直,横是横、竖是竖的,四平八稳,好像要让你走在上面一步步都安下心来。这是中国人的建筑。虽然可能杀机四伏,但那建筑还都是堂堂遑遑、方方正正、稳稳当当的,似乎也平平安安的。”

这样的文字呢,奇崛?

“当此绝途。

记住侠气!”

“小稚走远了些,躺在河边的青草地上,忽然好想好想有一身高明的功夫。他也不知要功夫来做什么,只是他不喜欢这个世界,他——要五剩儿不再挨打、要那老牛不被鞭抽、要给那老狗一口饭吃、也给那看土谷祠的老人一点除了踢打老狗外别样的快乐。”

……

“江湖是什么?

——江湖也就是孩子们逃避他们不情愿看到的一切的时候,所痴心妄想、欲逃入其中的一个庇护处吧?虽然其中的波诡云谲、挣扎苦斗可能并不真是他们所想象的那么快意。……”

这是一本小说里的文字,总是让人胸中有一股热气涌荡的文字。

虽然这样的文字有许多人不喜欢,但孟深坚持认为,这样的文字已然超出了以往所有的武侠小说。因为,在他看来,侠之大者并不是什么为国为民的英雄,而只是苦逞意气打抱不平的小小侠客。为国为民的大侠终究是少数,因而总是于事无补。而敢于向既成的不公事实挑战的任气好义的侠客,虽然所图不大,但毕竟是多数,对于维护社会的公正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而且,构成侠客的主要元素不是武功,而是肝胆。文弱书生也可以是大侠。现实的世界上,并不缺少这样的人。

在孟深看来,真正的侠客是内心充满痛苦的思想者:他们可以改变某件事情,但无法阻止现实中无数类似事件的发生;他们想要消除现实的不公,但必须通过最大的不公来实现这一理想。

谁才是真的英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杨肃观?挣破一切世俗羁绊但求快意一生的秦仲海?最初不惜自己性命也要维护公义,最后甘愿做一个威名赫赫在国人内斗中扮演镇压者角色的大将军伍定远?还是才高八斗文弱秀才出身却一腔正义宁折不弯誓不低头命运凄惨潦倒半生未曾半点亏心的卢云?

无论如何,这些都远远超出了那些老武侠小说。那些小说所创造所揭示的生存矛盾被有意无意地弱化以取媚于读者,以至于若是研究者非要从中找出深刻意义反而显得荒唐,显得是在借助于通俗作品的无上影响力为自己造影响。

趁着年轻,不妨多读几遍这些肝胆文字。否则,上了年纪去读,热血沸腾之时,怕会有脑血管破裂的危险。

面对乱糟糟的想法,纷涌不断的文字,孟深很是困惑。这究竟怎么回事?

我从不懊悔所做的一切。凡是认定要做的,一旦做了决定,就绝不要动摇。难道你不想成为很棒的医生、很棒的网球选手和扑克牌高手?可你都当不成。对你的理想事业要具有打死不退的精神,而且还要有远见,这些都是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比尔·盖茨

对于金钱的爱好,自从金钱诞生那一天便开始了。不同的是,金钱诞生初期,对它的喜爱来自它给人带来的便捷,而当金钱横行世界的时候,对金钱的喜爱出自一种对人性的压迫和曲折。从根本上看,两者区别不大,但仅有的那一点差别足以颠倒人与金钱的主仆关系。

出于追逐金钱的需要,崇拜富翁、富婆也成为一种悄悄流行的时尚。《我爱美元》这样的裤裆文学和下流文字是上个世纪末就已出现并被某些评论家推崇的啊!

“孔学原型中对血缘基础宗法等级的维护、对各种传统礼仪的尊重,以及因循、保守,反对变革、更新……始终是中国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严重障碍。”同样是这位思想家,“中国民族及其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量,历经数千年各种内忧外患而终于能保存、延续和发扬光大(这在全世界独此一份。古埃及、巴比伦、印度文明都早已中断),与这个孔子仁学结构的长处也大有关系。”

其实,这不仅是一种矛盾无奈的看法,更是一种荒唐无知的看法,如果站在完全摒除自身存在的客观观察角度来看的话!究竟是物质力量决定了社会结构还是伦理、文字等决定了社会结构?伦理和文字是服务于人的,服务于特定生存、生活状态下的人的。中国保持“老大帝国”的结构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点无可置疑。周王国被秦帝国代替就是对此最好的注释。虽然历史充满谜题,但所谓的知识分子对历史发展演变所起到的作用绝对没有他们自我标榜的那么重要。思想解放三十年,那些人仍旧在中西文化优劣这个问题上争执不休,完全忘记了“以人为本”,这不是很荒唐吗?现代化当然不等于西化,传统文化自然仍有其存在的土壤和合理性,但是,文化是种什么东西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