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说北京话中的同字不同音

(2022-11-19 14:00:30)
标签:

杂谈

浅说北京话中的同字不同音

   北京话中有明显的同字不同音现象。所谓同字不同音是指在固定词语中,一个完全相同的字,在不同场合却发不相同的音,而发音的不同通常也改变了原始词语的基本含义,滋生出新的含义。如“孙子”,北京人对别人说“这是我孙子”时,“孙子”的“子”读现代汉语中的轻音,但有时,这个“子”字发重音,且改变了韵母,即由原来的“zi”的轻音改发音为“zei”的第四声,即“贼”的第四声。此时此刻,“孙子”的含义也完全改变了——不是原始词语的我儿子的儿子的基本含义,而改变为辱骂对方或含有贬义的词语,即把对方骂作“孙子”。如,“孙子(zei的第四声”),你别不讲公德,大半夜跳舞喝酒划拳扰民啊!”,在此,“孙子”的词性随之改变,由原来的名词,变成了形容词,即人伦中祖孙关系改变为形容词性,形容某人恶劣。

然而,同样含有贬义或辱骂对方词语一旦加上前缀形容词或副词,则往往又恢复成该词语的原始发音。如“他这人真孙子,不讲公德。”这里,“孙子”的前面加了“真”,字,“真孙子”的“子”字又发作轻音。再如“大爷”一词,原来是名词,基本词义是指自己父亲的哥哥,抑或称呼长辈的敬称“老大爷”,“李大爷”等。这里的“爷”字发轻音,不发普通话的标准读音“爷爷的”爷“音,而北京人一旦讲”大爷“的轻音发作普通话中爷爷的”爷“,且声音稍微拉长加重第二声,便改变了原词语的基本词义,不是称呼长辈,而是含有贬义或蔑称。如”在家当惯了大爷,在单位什么公益都不做,工作偷奸耍滑。“”我的大爷,您还躺着呢?此处的“大爷“不再是敬称长辈,而是讽刺和羞辱对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