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化 苦 旅
(2010-04-03 11:03:16)
标签:
轴长画卷放达创痕李白杂谈 |
分类: 雅文共赏 |
从两处飘泊的那种纯粹意义上的流浪来说,流浪者应不只着眼于湖光山色、云姿雁影,除了向长天大地释放自己的渴念之外,更应在四海为家的生命历程中感受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并受其薰染,每一地方的沧海变迁,历史典故,风物人情,无不蕴藉着文明的光泽,野蛮的创痕,而左右着这一切的则是文化。每一处文化有每一处文化的绚烂。把这些不同文化缀联剪接在一起,就构成了一轴长长的瑰丽无比的五千年画卷。从这轴画卷里你是否能读懂生命的意义、人生的底蕴呢?
当我们站在一个方位上,凝眸远望变幻万千的自然景观,侧耳倾听千百万年前的风声鸟鸣时,你是否想到过,我们的祖先也可能曾在这个地方站立过,他们和我们一样地伫立着,在想什么?
人格?历史?哲学?人情?
昨天?今天?明天?
这时,你感到了吗?文化的脚步正悄悄地走进你的心里,并扣击着你的心扉。
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你肯定情醉神驰过,在南海,那浩瀚的波涛中,你否看到了郑和船队的的帆?在江南,那温馨而精致的曲曲弯弯中,你是否看到了名妓苏小小清澈的眼泪?在西安,那街市间雨点般的脚步声中,你是否听到了李白的纵酒高歌?在敦煌,那旷古的宁静中,你是否聆听到了汉唐悠长清脆的驼铃?在蒙古,那廓远的大草原上,你是否捡拾到了成吉思汗的断箭?
然而,除了情醉神驰,渴望也只是渴望罢了,更何况这实在已是奢望。
不过,还有另一种流浪,对这种流浪的渴望绝不会是奢望,那就是到书山中去跋涉,到墨海中去遨游,这是一种极有效的流浪,借着李白的轻舟、苏东坡的苍鹰、陆游的毛驴,你可在浩繁卷帙中洒脱与放达,累了的时候,也许畏缩不前,可走惯了远路的三毛,便会唱道:“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这时还要别人告诉吗?你是不是该自己去寻找答案?
事实上,我们人类自身一直在进行着流浪。譬如故乡,也只不过是祖先流浪长途中的一个留驻点。人类不断地寻家又不断地弃家,成为永恒的异乡人。他们在艰于定位中进行着定位,在难于选择中进行着选择,在苦于割舍中进行着割舍。
流浪,流浪远方。
在流浪中,我们会获得文化的滋润,会建立起生命的支柱,生命也会因此而不易枯萎风化,不易失去韧性而脆折。
流浪,流浪远方,做一生“文化苦旅”又何妨。
“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大路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