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取一钱,童便三合调下。
(21)小儿热嗽。
用甘草二两,在猪胆汁中浸五天,取出灸后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十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
此方名凉隔丸。
(22)婴儿初生便闭。
用甘草、枳壳各一钱,水半碗煎服。
(23)小儿撮口风。
用甘草二钱半,煎服,令吐痰涎。
再以乳汁点儿口中。
(24)婴儿慢肝风(目涩、畏光、肿闭,甚至流血),用甘草一指长,猪胆汁灸过,研细。
以米汁调少许灌下。
(25)儿童遗尿。
用大甘草头煎汤,每夜临睡前服之。
(26)小儿尿中带血。
用甘草一两二钱,加水六合,煎成二合。
一岁儿一天服尽。
(27)小儿干瘦。
用甘草三两,灸焦,研细,和蜜成丸,如绿豆大。
每服五丸,温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28)赤白痢。
甘草一尺长,灸后劈破,以淡浆水一升半,煎至八合服下。
(29)舌肿塞口(不治有生命危险)。
用甘草煎成浓汤,热嗽,随时吐出涎汁。
(30)口疮。
用甘草二寸、白矾一块(如粟米大),同放口中细嚼,汁咽下。
(31)背疽。
用甘草三两,捣碎,加大麦粉九两,共研细。
滴入好醋少许和开水少许,做成饼子,热敷疽上。
冷了再换。
未成脓者可内消,已成脓者早熟破。
体虚的人可加服黄芪粥。
又方:甘草一两,微灸,捣碎,浸入一升水中,经过一夜,搅水使起泡,把泡撇掉,只饮甘草水。
(32)各种痈疽。
用甘草三两,微灸,切细,浸入一半酒中;另取黑铅一片,熔汁投酒中,不久取出,反复九次。
令病人饮此酒至醉,痈疽自渐愈。
又方:甘草二斤,捶碎,水浸一夜,揉取浓汁,慢火熬成膏,收存罐中。
每服一、二匙。
此方名国老膏。
消肿去毒,功效显著。
(33)初起乳痈。
用灸甘草二钱,新汲水煎服。
外咂乳头,免致阻塞。
(34)痘疮。
用灸甘草、栝楼根等分,煎水服。
(35)阴部垂痈(生于肛门前后,初发如松子大,渐如莲子,渐红肿如桃子。
成脓破口,便难治好)。
用甘草一两、溪水一碗,以小火慢慢蘸水灸之。
自早至午,至水尽为度。
劈开检视,甘草中心已有水润即可。
取出细锉,再放入两碗酒中煎成一碗。
温服。
两剂之后,病热好转,但须经二十天,肿痛才会消尽。
(36)阴部温痒。
用甘草煎汤,一天洗三、五次。
(37)冻疮发裂。
先用甘草汤洗过,然后用黄连、黄芩共研为末,加水银粉、麻油调敷。
(38)汤火伤。
用甘草煎蜜涂搽。
【临床应用】①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据50例以上至200余例的观察,有效率在90%上下,尤以对活动期有疼痛症状者疗效更佳。
一般在服药1~3周内疼痛消失或显著减轻,大便潜血转阴;半数以上X线显示壁龛消失。
甘草对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十二指肠溃疡,对新鲜溃疡较陈旧者为好,治疗后症状的好转比X线改变早;但对有并发症的溃疡病,则往往无效;远期疗效尚欠满意,半数病例出现复发现象。
用法:㈠甘草流浸膏:一般每次10毫升,日服3次,4~6周为一疗程;也有每日量仅给15毫升的。
但有人认为,每次用1毫升,每日4次,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剂量。
㈡33%甘草浸膏溶液:每日15~30毫升,3次分服,4周为一疗程。
㈢甘草粉:每次2.5~5.0克,每月3次,连用3~4周。
㈣甘草丸:每日12~15克,3次分服,连用6周。
经验证明,甘草粉的疗效优于甘草流浸膏,因甘草粉包含全部甘草有效成分;而甘草流浸膏含有酒精及氯仿,对溃疡病不尽相宜,改用甘草浸膏溶液则无此弊。
甘草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炙用温而补中,主脾虚滑泻,胃虚口渴,寒热咳嗽,气短困倦,劳役虚损,此甘温助脾之功也。
联系方式:哈尔滨百爱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网址:www.baiai.com
公司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62号
邮编:150090
电话传真:0451-82333394 0451-88740719
产品特卖:http://www.jk95.com/market/shop/index.asp?shopid=35
联系QQ:61420957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