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原本不打算理会那个转发机器人,因为保安大哥早就告诉过我:“和方舟子那样的扯着道德洁癖旗帜的装逼犯撕逼,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动手就少逼逼,让丫的去骂,等他骂得底线全无,他的装逼之路也就走到头了,反正骂不死人,你又不靠博取网络知名度卖书卖90秒。”
但是方舟子的辱骂,效果还是有滴,不少支持者私信问俺:“司马大哥,究竟咋回事?你咋就这么低调呢?”
好吧,那俺就认真聊聊捐款的话题,以及俺对此的全部观点,认真的。
发生在网络平台上的民间募捐行为,其实很常见,理由或者原因五花八门,有公益慈善的、有救助扶困的、有支持某种公开的社会行为的、也有支持个人行为的,比如方舟子的安保基金。
方舟子的安保基金话题,该不该退,能不能退,众说纷纭。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结论仅仅取决于立场,或者站在哪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角度有三个,分别为捐助者、受捐者以及社会公共秩序层面的道德范畴以及法律。
第一个角度,对于捐助者而言,客观地说,在捐助的时候,其实是出于对捐款目的,也就是方舟子人身安全的担忧和支持。捐钱,只是一种支持和信任态度最直接的具体表达,并且希望看到自己的捐赠,能够在实施过程中得到直观的体现。
平心而论,如果捐助者的这种支持和信任在其后没有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捐助者的捐助意愿也同样不会改变,也就不存在退钱、报案的因素。
第二个角度,对于受捐者而言,在安保基金问题上,就是方舟子和彭剑,负有尊重捐赠意愿的责任和义务,使用捐赠款项必须落实到募捐的目的上,就是安全保护,哪怕方舟子的出行过程中,身边的保镖是国际巨星史泰龙或者斯坦森,哪怕方舟子身上穿了一件高价淘来的当年韦小宝穿过的金丝背心,哪怕方舟子用捐款把自家的窗玻璃换上了三英寸厚的防弹玻璃。
至于安保费用是用多了还是用少了,那是其次的,但方舟子必须让捐赠者看到,安保基金确实是用在了当初的募捐目的上。否则,前者只是量变,后者就是质变。
第三个角度,社会公共秩序层面的道德范畴以及法律层面。构成欺诈罪的最主要的客观要件就是,募捐者是否虚构了募捐的理由或者事实,造成捐赠者错误处置自己的财产。比如前几天的编造被狗咬伤女孩事件。其次,受捐者的捐款用途,是否与捐款目的保持了一致。否则,骗捐的事实就成立了,也就构成了刑法上第266条的诈骗罪。
以方舟子为主要受益人的所谓安保基金,开通五年多来,共约募集公共捐款约600万,但至今捐款人没有看到任何显著或者直观的的安保开支和措施。
现在,大家可以将本人募捐的诉讼和纪录片募捐代入上述的三个角度,结论自然就清楚了:
究竟是谁在骗捐?
至于方舟子从微博上公开冒充刑警副大队长的@勺子 那儿搞来一张截图,声称本人隐瞒收入10万云云,事实上,在勺子贴出截图的当天,我就表态了:
“你应该让她把和我全部的聊天记录公开出来,看看是什么原因”
这是该支持者的捐款意愿表达:

这位支持者的捐款是5万,本人在公开募捐的时候自筹5万,共是10万。
至今为止,还有哪位捐款者没有在纪录片参与制作名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吗?
关于这位捐款者,俺觉得还是有必要介绍几句,这是位长期的支持者,其支持的方式和力度,甚至让我有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虽然该支持者此刻因为某种原因也许对本人恨之入骨,但我依然对她怀有最大限度的诚恳和善意,前后二次私信长聊做了解释,然并卵。(最后一次私信解释附后)
至于那些没有参与捐款的方粉们,我就没那么些耐心了:
拜托,钱多钱少和你们蛋逑相干?莫非钱不够你还想补贴俺一大块?没人捐款的时候,俺前后北京沈阳上海打了一年多的官司,没人捐款的时候,俺行政诉讼了教育部、民政部、北京民政局,你丫的该不会是打算说我这是在做窝钓鱼网友们的几万块钱?
再告诉方粉们更气人的事情,第一次进度公告上,我就表达了“有二位神秘捐款人大额捐赠”,钱已经够了,我在微信群里让我们上海的倒韩网友们别参与了,让大伙儿多参与就足够了。巾帼不让须眉的事情总是会发生,上海的二位女侠坚持捐了款。
纪录片《解构韩寒新概念》完成了,我们已经尽到了最大限度的努力,无论你满意与否,这都是一份历史的记录。看好不好看不是我的任务,我的任务只是一个:用直观的电影方式,告诉世人或者后人,我们这个倒韩群体三年多的诉讼努力的成果,证明了韩寒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是虚构的,这还不够吗?
至于募捐的钱究竟是有富余的还是不足,俺都懒得和你丫的逼逼,在我们公开募捐之前,我认真接待过十多位来杭州的倒韩网友,去楼外楼看风景。这些都和捐款无关,我就是喜欢大手大脚,我就是喜欢这种档次,你还别嫌贵。
我不是谁的打工仔,谁也不是我的老板,莫非还要我花时间花精力去收集好二年多来的每一份票据让你查账?
没捐款的就少逼逼吧,有不服的去人民法院或者公安机关解决。
如果非要说我花了二年多的时间,上海北京沈阳到处表演法院打官司,就是为了去骗取支持者的几万块钱,我都想象不出这究竟是在羞辱我还是羞辱你自己?
至于在倒韩问题上,我记得二月初在一次上海倒韩网友聚会上,我是这么告诉所有参加者的:
我们分别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也许具有不同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也有各自的社会生存能力。我不认为每一位参与倒韩事件的网友全部都是道德高尚完美无缺,也许我们都会在各自的生存空间都会走个后门托个关系,但我们至少在韩寒文化事件上,表达了我们对于社会进步以及秩序完善的愿望,并且为此略尽自己的努力。
以上就是我对捐款话题最直接的观点和态度,于我而言,也是好事儿,至少我解脱了,我不必为了那些捐款而去再做些什么向网友们交代了,后面还有的二个已经立案等待开庭的行政起诉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文化市场监察大队的诉讼,我可以一身轻松的自己去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