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准确的说,本文是基于本人对崔永元控制的基金会问题的研究过程所了解的情况,结合国家民政部门以及公开的官方媒体信息,对国内基金会组织的慈善公益活动存在暗箱操作截留捐款问题的归纳。
写作本文的动机来自于本人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和研究结论感到震惊。
在阅读正文之前,请首先关注以下二个问题:
1、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多少人民币?
2、2013年我国慈善公益组织共接收捐助总额约为多少人民币?
如果你不熟悉我国的慈善公益行业,上述二个问题的答案会在本文中给出。此时只是请你猜测大致的数据以及相互之间的可比性,以便于对本文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据《基金会蓝皮书:中国基金会发展报告(2013)》披露,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基金会数量为2961家(到2014年12月31日,我国慈善基金会数量已超过4200家)。2012年我国基金会专职工作人员有10345人,慈善公益项目执行机构从业人员与志愿者超过20万(大致与我国注册律师人数相近)。
国家民政部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慈善公益捐赠总额约989.42亿元,其中近七成来自企业捐赠,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捐赠总额占企业捐赠的90%以上,民营企业以捐赠现金为主,外资企业主要捐赠物资。
那么,历年的慈善公益捐款去向是哪里?
根据《2013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披露,在接收到的捐赠中,医疗健康和教育领域最受关注,其中医疗健康领域所接收的捐赠占总额近40%,教育领域在2010年至2013年,每年接收的捐赠额度均占同年捐赠总额的25%以上,其中,高等教育捐赠最受欢迎,职校相对被忽视。
在活动领域方面,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涉及领域的分布情况:

上述官方数据显示,超过六成以上的公益基金会主要关注于医疗健康和教育领域,同时每年超过65%的慈善公益捐款被用于医疗健康和教育领域。
那么,每年数百亿元慈善公益款项被用于医疗健康和教育领域,所造成的效果与社会公众的客观感受是否大致相称?答案显然是不一致的。
上述用于医疗健康和教育领域的慈善公益项目是否得到了有效的监督?或者相关信息是否依照《基金会信息公布办法》得到充分的公示?
根据《中国基金会透明度发展研究报告(2014)》显示:
而慈善公益基金会是否得到有效监督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民政部以及各级民政行政管理机构仅审核各基金会的年度工作报告,对慈善公益项目的具体执行情况提出要求。而专项公益项目的申请查阅资格只有捐赠人具备。
为了进一步说明以上表述,特举一例:
2013年,北京市永源基金会以执行公益项目“口述历史”为由向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拨付捐赠款300万元人民币。当年该基金会在向其注册管理部门北京市民政局申报年度工作报告中,显示的申报内容为“执行口述历史项目”。
而在中国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的2013年度工作报告中,显示了当年收到该笔300万元的公益项目专项捐赠款,根据相关法规,该笔公益捐赠款的查阅权只能是捐赠人北京市永源基金会。
因此,对于慈善公益基金会的专项公益项目而言,这就构成了执行信息公开和接受监督的盲点。
对于国内慈善公益基金会,每一个公益项目的执行情况的信息不透明,以及执行情况的不公开,足以构成慈善公益领域全面腐败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如果能够理解了上述慈善公益行业的惯例,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医疗健康和教育领域会成为国内慈善公益基金会的主要活动领域,也就能理解每年数百亿元的慈善公益捐赠款主要去向是医疗健康和教育领域,也就能理解国内许多基金会负责人同时也是公益慈善捐款来源的企业负责人,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国内的官方背景基金会与民办基金会之间,经常会发生慈善捐款的互相捐赠……
最后,回到本文前的问题:
1、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594.68亿元。
2、2013年我国慈善公益组织共接收捐助总额约一千亿元。
(全文完)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