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司马3忌
司马3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917
  • 关注人气:3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寒 《萌芽》二闯关

(2013-10-24 20:48:42)
分类: 杂谈

发生在韩寒与《萌芽》之间的故事,其中最令人费解的也许就是韩寒的二度参加新概念作文比赛。

先给刚刚打开电视机的观众简单介绍一下《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规则:

“面向新世纪,培养文学新青年”。征文大赛分三组:

A组:应届高中毕业生;(一等奖获得者可获推荐北大、复旦等七所大学特招入学机会)

B组:除高三以外的初高中学生;

C组:除中学生以外的、30岁以下的青年人;

大赛采取征文投稿形式,入选复赛的参赛者必须亲自参加统一的现场复赛命题作文考试(注:首届复赛作品不计成绩,旨在验明参赛者正身,以防参赛者假冒抄袭;第二届开始部分计算成绩)。由大赛评委会评选出一等奖获得者,复赛未获一等奖的选手均获得二等奖荣誉。

上海松江二中的高一学生韩寒,1999年初在参加了《萌芽》的首届作文大赛并声称获得B组一等奖之后,于次年初再次参加了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

此举主观动机极其令人费解。

再简单介绍一下韩寒参加第二届作文大赛前后的具体情况:

1999328韩寒获得首届一等奖之后,四月,韩寒将其在课堂上写就的长篇小说《三重门》委托《萌芽》主要负责人审稿并获推荐出版。(详情此处不展开,该书于20005月正式出版)

19997月,韩寒因课程七门红灯被上海松江二中决定留级一年。

同时,韩寒着手书写整理其新书《零下一度》(该书于2000222交稿,同年8月正式出版)

2000年初,韩寒二度参加《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并以投稿文章《头发》获得参加复赛的资格。

2000127下午130,杭州联谊报编辑赵某某开车送韩寒至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复赛考场,韩寒在复赛考场监考老师眼皮底下亲笔作文《人生的定义》。三个小时的复赛时间,韩寒仅用了一个小时即交卷。

值得注意的是,该篇文章是迄今为止韩寒唯一的一篇有旁人在场写就的文章。该篇作品的内容至今不可考。

韩寒在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未能获得一等奖,仅以其初赛投稿作品《头发》获得B组二等奖(注:根据规则,凡参加复赛选手如未获一等奖,均自动获得二等奖)

评委叶兆言对此含蓄地点评:“《人生的定义》描述了韩寒与母亲在消费问题上的观念冲突。姑且不论韩寒的观点是对还是错,作为孩子与母亲的对话,假若没有感情的投入以及情与理的分寸把握,总觉得缺少一点以情动人的意境。”

接着,叶兆言的评论就不那么含蓄了:“当然韩寒可以有自己的思维逻辑和情感表达方式,但在同样的要求和标准条件下,游戏规则也应该是同样的,新概念不是沒有概念!”

2000326,上海电视台《有话大家说留级状元》请赵长天、韩寒访谈,谈到第二届作文大赛韩寒未能获奖时,现场的赵长天主编谨慎地评论道:“评委们打分是很严格的”

“从我的角度,我确实有这个想法。我觉得新概念作文一等奖是一次机会,韩寒已经冒出来了,大家都关注已经变明星了,你就没必要再占这个位置,就给人家吧,这是我个人的想法。”

言下之意很简单:我不同意,评委们更不同意。

看上去赵长天主编根本就不支持韩寒参加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

事实上,如果能了解了韩寒二度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主观动机与愿望,就能够理解韩寒在首届新概念大赛中的种种奇异现象:韩寒太渴望得到那个《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奖状了。哪怕是个第二届的也凑合!

在韩寒参加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同时,韩寒早已有了首届一等奖的荣誉,媒体舆论热炒“偏科文学天才”,自己的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文集出版在即。同时作为一个高一留级生,也不可能试图通过作文比赛获得名牌大学的入学推荐机会。

采用归谬法的结论就是:韩寒二度参加作文大赛的动机只有一个:

名正言顺的获得奖状。

但这一届,早已洞若观火的赵长天和叶兆言等评委们已经不打算装聋作哑地再次给韩寒机会了。

严肃文人的风骨令人景仰!

此后,韩寒与主流文坛再无交集。

二年后,韩寒被出版商路金波收入帐下。

四年后,韩寒在其个人博客上放出豪言:

“文坛是个屁,谁也别装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