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靡胜雪 飞花雅兴

标签:
礼志奢靡酒奢靡花夜宴文化 |
分类: 雅集 |
|
|
IN THE FLYING BLOSSOMS http://www.upperclassstyle.com/upload/Tam/981.jpg飞花雅兴" />庞大的荼蘼花架,人们坐于其下围案欢聚。世上最独特的酒令,落花掉在谁的酒杯里,谁就把杯中酒喝干;微风,片片落瓣像雪一样洒满杯中、案上、座中人的衣襟…… 千年前的一个暮春下午,名士陶谷在自己一座园宅内的荼蘼花架下,设定了清雅的宴席。与宴的11位知己与主人一起频频举杯,然而,宴会上真正的主角,乃是一度春风一度开的雪白花朵。满架繁花胜雪,举起的酒杯里飘散着荼蘼花特有的芬芳,甚至席上菜肴也都与荼蘼花有关。这次宴会的主题就是:“为荼蘼开尊”——为了荼蘼,干杯!Cheers,荼蘼! 真的,花朵也有自己的命运。 在明清人那里,荼蘼是如此的备遭白眼。“开到荼蘼花事了”,曹雪芹的一场“群芳夜宴”让今天的读者记住了“荼蘼”这个花名,不过,与此同时,一颗颗多情善感的心却也锁定了它作为“又是一年春去也”的象征,锁定了它意味着颓唐与消沉的印象。也许,荼蘼富有蓬勃活力的形态,枝蔓纵横、花朵繁密、香气流溢,显示了太强烈的生命热情,在明清人眼中,恰恰很不讨喜。清初的李渔在其《闲情偶记》中竟然说,荼蘼不如蔷薇、木香,但是因为花期更晚,所以也是园林中必备的花种,可以让翠屏花障上能多延续一些有花的日子。 遥想当年,五代时荼蘼花的人工培植技术刚刚成熟,这种花朵的引种由此而变得异常容易,这让它迅速成为花园里的新宠,并且在五代、宋、元三朝风靡不衰。于是乎,在百花中,荼蘼花被评为高居“一品”的花魁,与兰、牡丹同列,而远在菊、桃之上。这种花属于蔷薇科,枝条长而柔弱,无法自立,必须有所缠附,因此,从五代开始,人们总是搭起“大高架”,牵引花枝盘缠在架上蔓延生长。当其盛开之时,扶搭在架格间的柔长枝条上密密地缀满大朵白花,间着翠叶,有如香玉缀成的绶带,也如芳雪编就的璎珞。因此,在任何一处园林里,巨大的荼蘼花架想不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看点都难。 自然的,暮春时节,荼蘼盛开,在宋元时代的花园里,也就成了一道重要风景。当此时节,主人“攒局”邀请朋友们一起赏花,便风行为一年里必不可缺的雅事一桩。陶谷“为荼蘼开尊”的那一次雅集,就是其中一次典型的风流佳会。在这个温暖、美丽的午后,宾主的座旁,一定设有小香炉一只,也许是莲花造型的香炉,也许是狮子造型的香炉,其中燃有名贵的沉水香,袅袅香缕在花架下徘徊飘散,与荼蘼花香混扰在一起,形成独特的、迷人的香氤。说起来,荼蘼花与沉水香的搭配组合,还是韩熙载——《韩熙载夜宴图》里的那个著名男主角发明的奢侈享受:对花焚香,有风味相和,其妙不可言者。木樨(桂花)宜龙脑,荼蘼宜沉水,兰宜四绝,含笑宜麝?? 香味鲜明的花朵,配以合适的香料所产生的复合香型,能让看花人获得“妙不可言”的快感享受。风雅领袖韩熙载经过具体试验,配出了五种名花与名香的最佳搭配,整个上流社会则跟风追随。于是,五种最佳搭配之一“荼蘼宜沉水”也便成了赏花时的必备步骤。 至于雅集上所饮的荼蘼酒,则是在前一天精心酿制而成。从架上采下新开的花儿,把花朵去蒂,用沸水焯一下晾干,然后浸到精酿好酒中,一夜之后,滤去花瓣,酒中已满是花香。实际上,荼蘼花在宋代是如此的风靡,这简单好做的“荼蘼酒”也成了一种流行,成了赏荼蘼花时必不可少的佳酿。席上的饮食,也都尽量与荼蘼花发生关联。比如当时有一种“荼蘼粥”,把花片用甘草汤烫一下,在白米粥快煮熟的时候,投放花片到粥中,据说滋味极其香美。想来,当主客一起对花赏月,留恋到夜深时分,会有僮仆捧上一小碗这样的清粥,一解酒乏吧! 花架下饮酒为乐,自然要行别出心裁,蕴藉脱俗的酒令。陶谷拟定的酒令就非常考验与宴者的才气,筵上雅人们必须为荼蘼花设想各种美丽的“别号”或说“爱称”,而且现起的“小名”必须能够与荼蘼花的某一形态、特色相熨帖,风致盎然。据说,当场发明的众多“小名”中有7个特饶“思致”。其中如“沉香密友”,意在体现荼蘼与沉水香彼此相得益彰这一流行观念;“赛白蔓君”,则是形容其花色如雪而枝蔓宛长;“独步春”乃夸赞荼蘼开于晚春,待众花尽歇时才独自傲放;“傅粉绿衣郎”最为有趣,一反以美女比喻花朵的流俗,偏偏把荼蘼花想象为临风玉立的美少年。美男子何晏面容白皙,被人怀疑为擦了脂粉,这个巧妙的雅号借用此一著名历史典故,把白花翠叶的荼蘼,形容为面如冠玉、碧衣翠袖的青春少年。 不过,说起赏荼蘼花时的酒令,最美还是“飞花令”的风雅,以及“飞英会”这一千古名“局”: 可以容几十个人坐于其下围案欢聚的庞大花架;世上最独特的酒令,落花掉在谁的酒杯里,谁就把杯中酒喝干;微风,片片落瓣像雪一样洒满杯中、案上、座中人的衣襟……“飞英会”的主人范镇是司马光的知己好友,围绕着变法与否而个个大义凛然的政治风云中的主角们,在政治之外,却是这般清雅到极点的风流。 宋时流行的荼蘼酒,先将一种叫做“木香”的香料研磨成细末投入酒瓶中,然后将酒瓶加以密封,到了饮酒的时候,开瓶取酒,酒液已经芳香四溢,这时再临时在酒面上洒满荼蘼花瓣,据说酒香闻来正如荼蘼花香,几乎难以分辨二者的区别。这一做法,也许是受了“飞英会”的影响吧。于是,浮着片片荼蘼花瓣的酒杯,便成就了宋人在暮春里的一场场欢会。 |
文章来源《礼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