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文化社社长谢水霖律师演讲词

标签:
华文岛屿社长歪论谢水霖新加坡杂谈 |
分类: 评介 |
岛屿文化社社长谢水霖律师
在《小诗磨坊.新华卷》新书发布会上演讲词:
各位,下午好。
今天我请诸位文学先进来参加的绝对不是什么「现代主义文学」的盛宴, 这里更不是什么「社会主义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殿堂。
今天各位受邀来参加的是一场「华文文学与民族文化传承在新加坡的终极命运」的送别会。
过去2-3十年来,来我对本国的华文文学的命运从来都是极度悲观的。
首先要谈的是大环境。政治正确决定了新加坡的共同工作语文是英文、英语。也许正如我们的领袖要人民相信的,这是我们生存的必要和必然、我们没有选择、也是很无奈的。
英文作为法律、行政以及商业语文的霸主地位在短期内应该不会逆转,也许永远不会。天晓得。
推行了近30年的双语政策,对华文文学工作者来说,真是如芒刺在背,令华文文学重创不已,淌血不止。华文水平如江河日下,一泻千里。华文沦为第二语文水平的命运,肯定会继续让华文文学工作者悲叹不已,可那又怎么样?也许我们只能认命了。
第二,随着前南洋大学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第二代华文老师的相继退休,华文教学的前景不被看好。把我们想要提高华文水平的希望寄托在双语教育培养出来的华文老师身上,是严重的不切实际。原因很简单,从整体而言,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华文水平严重不足。
第三,虽说只是少数人激起的暗流,但是作为华文文学工作者,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近日在网络上有一股反动的暗流,鼓吹什么「华语坏、方言好」的歪论。据说散播这股歪论的好多是年轻网民。这种恶毒攻击华语的举动,是现代版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们硬把方言与华语对立起来,其终极目的是贬低华文,抗拒华文。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并作出强而有力的反击。
有朋友说,中国已经崛起,雄立东方,不久后汉文/中文(亦即我们口中的华文)一定会强力反弹,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文之一。不错,中文也许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文,可惜它还不是最普通使用的语文。今天英文还是世界的商业与科技语文,短期内这种态势不会改变。如果我们以为中国的崛起,本地的华文文学就有了新的着力点、就能借力使力、就会在本地重新出发等等,那就太天真了,也是大错特错的。
又有朋友说,新移民会为华文文学注入新的血液、新的生命。我对上述的言论有所保留。大家也许不曾觉察到有一股令人窒息的态势已经形成。
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们会告诉大家,从中国大陆出来的最优秀学生甚少选择我们的SAP (特选学校)。他们大多数(可以说一面倒地)选择进入传统的著名英校,亦就是所谓的3R 学校(Raffles Girls Primary, Raffles Girls Secondary与Raffles Institution), ACS, SJI, SA, VI等等。
另外:他们来本地是要搞好英文的。凭什么要他们学习水平低他们一大截的华文?又凭什么寄望他们会支持我们的华文文学事业?因此寄望于新移民,尤其是高级知识份子的新移民,也是不切实际的。
总括来说,如果华文不能在本地与英文平起平坐,只能老跟着英文的尾巴跑,那么华文文学在本地前途暗淡。作为华文文学团体的组织者/领导者,我本不该向诸位先进大泼冷水;可惜现实的确是残酷的,我们一定要正视现实,才不会胡乱心灰意冷,一击就倒。客观、理性、多元化接受也许是我们真正的出路。没人说得准。
如果让我不幸言中,一百年后新加坡不再有像样的华文文学,或者根本没有了华文文学;那么请将我今天的讲稿当作一篇祭文罢。我暂时代文化社保管它,然后再交给国家图书馆。一百年后就由我们的子孙后辈们焚烧了它,让它化为灰烬。永远地、无声无息地消失在民族文化的历史长河里。
我要对作者们、表演者、演说者说声多谢你们的辛勤耕耘,以及对岛屿文化社的支持。
我也要谢谢诸位拨冗出席今午的发布会,令发布会增色不少。
祝大家幸福、健康。
新加坡岛屿文化社社长
谢水霖律师
2009年3月15日下午
于新加坡国家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