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2012-03-11 19:30:41)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案试题 |
《信陵君窃符救赵》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
一、介绍时代背景。
二、分析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
第二部分(3~5),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其一为信陵君与侯赢的交往过程。其二为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
第三部分(6~11段),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
故事发生:秦兵围邯郸,魏王畏秦不敢求赵。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而不能。
故事发展:信陵君四见侯生
①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夷门,见侯生。
故事高潮:破秦救赵
故事结局:信陵君得胜归来,侯生北乡自刭。
故事尾声:信陵君留赵不归。
三、文言基础知识梳理
(一)通假字
1、直上载公子上坐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
3、辞决而行
(二)古今异义
1、公子再拜,因问
3、胜所以自附为婚姻
5、公子颜色愈和
7、愿枉车骑过之
(三)词类活用
1、仁而下士:
3、大会宾客:
5、不敢以其高贵骄士:
7、公子从车骑,虚左 :
9、公子怪之:
11、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13、北救赵而西却秦:
15、自迎夷门侯生:
17、以便国家:
19、且公子纵轻胜:
21、弃之降秦:
23、此五霸之伐也∶
(四)一词多义
1、故
(1)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2)复饮如故:
(3)故久立与其客语;朱亥故不复谢;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4)今公子故过之:
(5)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6)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君安与项伯有故:
(9)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2、引
(1)公子引车入市:
(3)复引车追问侯生:
3、就
(1)乃谢客就车:
(3)使归就戮于秦:
(5)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4、乃
(1)公子于是乃置酒;乃谢客就车;乃请宾客:
(2)嬴乃夷门抱关者:
5、辞
(1)辞决而行:
(3)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5)臣等不肖,请辞去:
6、兵
(1)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
(2)勒兵:
7、过
(1) 愿枉车骑过之;不宜有所过; 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臣所过屠者朱亥:
(2)行过夷门,见侯生:
(3)公子过谢侯生:
(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得去,已至军矣:
(5)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6)微二人,寡人几过;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7)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8、以
(1)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欲以观公子;臣以此知之:
(2)实持两端以观望;过客,以观公子;王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3)世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
(4)譬若以肉投馁虎:
(5)欲以客往赴秦军:
(6)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侯以公子贤,不敢……;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以公子之高义;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7)以为小礼无所用:
(8)以至……之日北乡自刭,以送公子:
9、为
(1)封公子为信陵君:
(3)为寿侯生前:
(5)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
(7)赵王所为:
10、让
(1)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
(2)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1、微
(1)(侯生)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2)微风鼓浪:微小;
(3)微斯人,吾谁与归: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5)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 :
(五)重点字词
1、致食客三千人:
3、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5、侯生摄敝衣冠:
7、微察公子:
9、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10、侯生乃屏人间语:
12、我岂有所失哉:
14、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16、如姬资之三年:
18、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
20、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
22、旦暮且下:
24、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26、天下莫不闻:
28、顾未有路耳:
30、西却秦:
32、公子过谢侯生:
(六)句式
7、诸侯敢救者:
9、何功之有哉:
11、请救于魏:
13、今吾拥十万之众屯于境上:
15、不能得之于王:
17、而如姬最幸:
19、何泣也:
20、此人力士:
22、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四、课文探究
1、分析文中三个主要人物(信陵君、侯嬴、朱亥)的性格特点。
2、怎样理解侯赢在信陵君到达晋鄙军之日北向自刎这一故事?
3、分析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五、练习
1、注音释义全对的一项是:(
A、士无贤不肖(qiào才能低的)
B、公子往,数请之(shù多次地)
C、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duó 揣测,估计)
D、侯生乃屏人间语(bìng使人退避
2、通假字有误的一项是(
A、直上载公子上坐 (“坐”能“座”)
C、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乡”通“向”)
3、名词词性活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
C、如姬资之三年(资财──出资悬赏)
4、名词不作状语
A、北救赵而西却秦
5、下列动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
C、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
6、形容词活用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不敢以其高贵骄士(骄傲──傲慢地对待)
B、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高洁)
C、公子从车骑,虚左 (使……空着,使动用法)
D、为能急人之困(着急──能急救患,为……着急,为动用法)
7、下列句子中,“遗”的音、义与“欲厚遗之”相同的是(
A、以公子为长者 B、胜所以自附于婚姻
A、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
C、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A、
此五霸之伐也
16、与
“宁许以负秦曲” “以”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
17、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地一项:(
18、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地一项:(
平原君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①,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不幸有罢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而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1)” 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2)”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3)”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注:躄者:破子。下句中 “槃散”,同“蹒跚”,跛行貌。罢癃:残疾。
2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或词组:
(1)槃散行汲
(2)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
(3)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
(4)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
(5)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
26、在文中找出一个作意动词用法的词。
2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
(2)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
(3)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
答案
一、通假字
1、坐∶同“座”,座位
3、决∶同“诀”
二、古今异义。
1、 古,拜两次。今,第二次拜。
2、 古,有德行的人。今,年长的人。
3、 古,姻亲。今,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4、 古,谦辞。今,因胆小害怕无法做某事
5、 古,脸色,神情。今,①有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
②指脸上的表情
6、 古,责备。今,①补征;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②请③把东西给人
7、 古,拜访。今,经过或过错。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谦逊地对待
3、名词作动词,宴请
5、形作动,傲慢地对待
7、使动用法,使……跟从;使……空着
8、为动用法,为……着急;或者意动用法,以……为急
9、意动用法,以……为怪
11、使动,使……站立着
13、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使动用法,使……退却
15、名词作状语,亲自
17、使动用法,使……方便
19、形容词作动词,轻视
21、使动,使……投降
23、动词作名词,功业
四、一词多义
1、故(1)缘故(2)原来(3)故意,存心(4)特意(5)所以(6)特意(7)旧的事物
(8)旧识;旧交 (9)仍,还是
2、引(1)带领 (2)延请
3、就(1)上,登上 (2)成就 (3)接受(4)靠近,接近(5)赴、趋(6)完成
4、乃(1)于是,就
5、辞(1)辞别(2)言语(3)推辞(4)命令(5)辞退
6、兵(1)兵权 (2)军队 (3)士兵
7、过(1)前往拜访;探望(2)经过(3)前往(4)责备 (5)超出,胜过
(6)犯错误,错误 (7)超出,胜过
8、以(1)因为(2)来 (3)认为 (以……为 // 以为)(4)用 (5)和
(6)因为(7)认为(8)在;来
9、为(1)做(2)为了(3)给(4)是(5)结为(6)为了(7)作为(8)做
10、让 (1)责备(2)退让;谦让 (3)谦让
11、微(1)秘密,偷偷(2)微小;轻微 (3)没有(4)没有(5)精妙
五、重点字词
1、招来
6、希望;委屈;访问
10、使人退;偷偷地 11、竟然 12、过失、错误 13、对待
六、句式
14、判断句
20、宾语前置
课文探究部分答案:
1、
信陵君:仁而下士,有义勇精神。
侯赢:穷而志坚,有超人的才智与忠心。
朱亥:有骨气,有义勇精神。
2
3
所有的材料都是为表现人物的主要特征而设的。为突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点,详细地记叙了他礼遇侯生的种种表现,特别是自迎侯生一节,尤为详细。这里写得越详细,我们就越能理解后面侯生甘冒死罪为信陵君献上“窃符”“矫杀晋鄙”的计策。与朱亥的交往写得略,身为公子的信陵君“数清”一个屠夫,本身就是“能下士”的表现,和“自迎侯生”的表现具有相同的作用,所以作略写处理,仅仅留下一个“公子怪之”的小悬念。
②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人物的性格。
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点时,除了直接写他的言行外,还通过其他的人物作侧面烘托。如“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皆窃骂侯生”。市人对侯生的傲慢态度难以忍受,就从侧面烘托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真诚和难能可贵。
练习答案:
1、C
11、C
21、B
25、行汲:
所以:
26、“平原君怪之”中的“怪”,以……为怪
27、(1)答案:竟然想因为笑一笑的缘故就杀掉我的美人,不是太过份了吗?乃,副词,竟然。
(2)答案:我用来对待各位的办法没有敢失礼的。可是,离开的人怎么这样多啊?“何”疑问代词,怎么这样,多么。在句中作状语,修饰形容词谓语“多”,表示程度之深。
(3)答案:因为您不杀笑跛子的人,所以认为您喜欢女色,轻视士人,士人就离去了。前一个“以”是连词,解释因为;后一个“以”是动词,解释认为。“即”在这里用法精神类“则”,解释就或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