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白族山区农家戏 · 吹吹腔

(2014-07-18 07:13:16)
标签:

大理云龙旧州

功果桥镇

白族吹吹腔

观远摄影

观远原创

分类: 【影像日志】我眼中的大理

云龙县功果桥镇(即原旧州镇),位于澜沧江畔,是白族、回族、彝族、阿昌族、傈僳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当地流行的白族吹吹腔,不仅是云龙山区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农家戏,在大理白族地区的吹吹腔艺术中也具有代表性。目前仅功果桥镇就有农民业余吹吹腔剧团3个,这在云南少数民族中十分罕见。

据史料记载云龙县的白族吹吹腔艺术,始于明永乐年间,盛于光绪时期,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剧种。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经认真发掘整理,吹吹腔与白族大本曲结合,发展演绎为白剧,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了白剧团,白族吹吹腔艺术已经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白族吹吹腔虽然发源于云南山区,用白语或白音演唱,不用弦乐,只用吹打乐伴奏,但与中国传统戏剧有异曲同工之处,生、旦、净、丑俱全;最讲究手、眼、身、法、步,唱、做、念、打的功夫,同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我们此行到旧州采风,有幸观摩了丹嘎、三七业余吹吹腔剧团表演的吹吹腔。演员都是山区农民,条件简陋,但作风严谨,从化妆到演出,一丝不苟,彰显古风。可以看出这是历经世代传承的功底,而非一朝一夕成就的。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2、演出前化妆。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3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4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5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6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7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8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9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10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11、演出前的祭拜仪式。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12、演员都是多才多艺,身兼多职,既会表演,又会伴奏。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13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14、吹吹打打,十分热闹!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15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16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17、穆桂英大战杨六郎,杀得天昏地暗⋯⋯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18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19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20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21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22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23、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24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25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26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27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28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29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30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31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32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33


白族山区农家戏 <wbr>· <wbr>吹吹腔3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