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纪行(四) 二道白河(长白山北坡),又见天池

标签:
吉林二道白河长白山北坡天池地下森林 |
分类: 远足纪行 |
8月15日。原定早上5点出发,4点半起床,来到窗前看到外边正在下雨,雨挺大,而且一点儿没有停的迹象。去十五道沟望天鹅景区往返要走将近400多公里的路,雨天游览除了诸多不便之外,行车安全也是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否还要按计划出发,使我变得踌躇起来。最后决定取消行程,给司机打了电话。司机一定也是不希望冒险,轻松地答应了。
10点退房后来到火车站,乘坐11:17分开往二道白河的火车。这趟车是由通化开往龙井的,因为有远途的旅客,所以空位不多。我们一行人上车后边找座位边走,穿过一节车厢后,终于在相邻的两排座位上插空儿坐了下来。
二道白河,长白山特有的美人松,又称长白松。背景红色塔顶的建筑是白河火车站。
将近下午两点到了二道白河,出站时雨仍然下个不停。我在网上预订的旅馆就在火车站附近,一切安顿好后,各自在房间休息。中午没有吃饭,晚饭决定早点去镇上去吃。不到五点走出旅馆,来时火车上听一位老者说镇子离火车站不远,就打算走着去,顺便逛逛街景。雨仍然在下,一行人撑伞冒雨前行,但是越走感觉街道越冷清,人烟越稀少,终于看到一位中年妇女,上前一问原来方向搞反了。返回来走了不远,还不错,回身看到一辆小巴,招手停下后,上车前往镇上。车开出去好久,才看到街道开始变得繁华起来,等到了镇上,感觉至少走了四、五公里。
二道白河的当地人称镇上为“街里”,而且将“街”读作gāi,这个读音除了中原古音之外,目前还在湖南、四川等地的方言里使用,但是在东北地区的此地这么读,还是挺奇特的。比起松江河来,二道白河街道整洁,规划比较有序,市面也繁华了许多。镇上有一条笔直的主街,在街的两侧像蜈蚣的腿爪一样分布着若干小街。看时间尚早,大家打算转转看看再挑选一家餐馆用餐。主街上商店比较多,餐馆相对少,看了几家都不太满意,于是就转进了一条“蜈蚣的腿爪”里,边走边看,当快走到街的尽头时,我突然看到了对面的招牌写着“老朴狗肉馆”,这是“马蜂窝”网站上很多人推荐的餐馆,于是一起走了进去。这餐饭吃得比较满意,炒菜之外还品尝了当地的特色食品米肠、打糕和冷面。打车回去的路上,顺便同司机订好了车,第二天早晨6点到旅馆来接我们,车费往返120元。
其实,如果不打算第二天去望天鹅景区的话,游完长白山西坡后坐下午5点的火车到二道白河完全来得及。但是正因为在松江河多住了一夜,行程顺延后,恰好使我们登长白山北坡躲过了雨天,再次幸运地看到了天池。
8月16日早上,雨过天晴。过了“街里”之后,车沿着一条不宽的河走了一段,开车的老师傅说那就是“二道白河”。之后走上了进山的林间大道,经过了一昼夜雨水的洗礼,林木青翠欲滴,在满目绿色的衬托下,公路两侧不断闯入视野的一种红中带黄的野花显得更加鲜艳明丽。路上车不多,我们的车开得挺快,想到即将再次看到长白山天池,心中油然升起跃跃欲试的兴奋和期待。
北坡的游人明显比西坡要多,山门前的广场上挤满了人,多数是聚集在一面面旅行社小旗子下的跟团游客。买票大概浪费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与西坡不同的是,这里乘环保车不能直接登顶,要在中途所谓的“倒车站”换乘越野车,因此还要每人多花80元的车费。在倒车站我观察了一下,广场上停的一辆辆“悍马”、“猎豹”仿佛是静止的广告,一辆都没动,也许是用于接待贵宾。我们和绝大多数游客一样乘坐的是12座“奔驰”小型面包车,不知道开车的老哥为何对我颇有好感,一句“前边坐”把我请上助手席。一辆辆面包车鱼贯而行,尽管山路崎岖,好多地方还在进行路面维修,但是车速丝毫不减。个别路段连续拐着急弯,把人甩得东倒西歪,我身后不断传来惊恐而又兴奋的叫喊声。老哥看着我怀里抱着的摄影包问:“那是相机吗?赶紧拿出来照呀!还等啥呢?”我回答说坐不稳,他说:“摇晃怕啥?反正你在车里,又甩不出去。”于是我掏出相机一路狂拍起来,可惜回来一看,没有几张理想的。
乘12座“奔驰”面包车开往北坡山顶。
身边飞速掠过的岳桦林。
真像一首歌里唱的——“这里的山路十八弯”。
很快到达了山顶,再次看到了天池。是日天气晴朗,碧空如洗,看到的天池比在西坡时要蓝,加上崖岸峻拔陡峭,需要向下俯视,所以天池显得更加神秘莫测。尽管是第二次看到天池,但是那种夺目的蓝色还是动人心魄。又见天池除了兴奋之外,还有一种自豪,因为在西坡、北坡都能看到天池的游客应该只有九分之一。
同西坡相比,北坡观看天池视角比较狭窄,众多游客集中在有限的观景区域内显得很拥挤,拍照时为了避免相互干扰,还要彼此避让甚至等待。
对面是位于朝鲜境内的天池东南,由于坡度比较舒缓,可以顺着山坡走到亲水的岸边。白色的细线可能是下山的栈道,一度还看到了那边行驶的白色游艇,能够享受这种待遇的大概是地位显赫的高官吧。
离开天池乘车返回“倒车站”,换乘环保车前往下一个景点长白山瀑布。下车后步行经过一处温泉带,在一个小亭子里有卖温泉鸡蛋的,10元3个,未能免俗地也尝了一个。由于温泉水温不足以将鸡蛋完全煮熟,但是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欠火煮鸡蛋截然相反,温泉鸡蛋蛋黄基本凝固,蛋清却还是稀软的,这一现象还是挺有意思的。
长白山瀑布位于天池北侧,天池水外溢后形成一条高山河流——“乘槎河”,瀑布就在河的末端,高达68米,蔚为壮观。由于雨季会发生山石跌落甚至山体滑坡,出于对游客安全的考虑,现在的观景台离瀑布更远了。
在去下一个景点“小天池”途中经过大片的岳桦林,前几次都是举目远望和匆匆掠过,这回可以细细观赏,补上了缺憾。
“小天池”是与西坡的“王池”面积相近的火山湖,但是由于湖边植被稀疏,加上游人较多,环境嘈杂,远没有王池的神韵,我们在湖边休息了一会儿并简单用过午餐就离开了。
离小天池不远就是绿渊潭,小山环抱的深潭之上,两条瀑布从不高的悬崖上飞泻而下,迸发出巨大的声音,激起层层水雾,最令人称奇的是潭水的绿色绿得让你不相信那是自然的颜色。从山上沿观景栈道一路从不同角度看下来,我还是更推崇俯视时的景色,由于相机使用“自动”模式,画面平均曝光,这张照片拍出来左侧太暗,没有表现出瀑布的全貌,比实际看到的要逊色很多。
下午一点多来到最后一个景点“地下森林”。进入景区入口,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栈道穿行于原始森林之中,我想当然地认为眼前的一切就是所谓的“地下森林”,实际上核心景点是在森林深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途中除了对照一块块介绍牌仔细观看了各种长白山特有的花草树木之外,在一个小亭子里还看到了这个揭示树木年轮的标本。眼前的一切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到的胶木唱片,就像唱片将音乐记录在一道道细纹里,树木的年轮同样也是一种记录,我们探寻的目光恰似留声机上的唱针,从这些细纹中轻轻划过,可以读出漫长历程中的严冬酷暑,光风霁月……。由此联想到人生又何尝没有年轮,在时光的一道道细纹里记录了我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没有年轮的积累,就长不成参天大树,没有苦难的磨练,就不能获得完美的人生。
途中还有一景叫作“洞天瀑布”,沿着林间一条奔流的小河走出好远,最终在观景台上看到的不过是激湍的飞流在沟壑中形成的水帘。但是途中有鲜花、怪石和奇松,还看到了可爱的松鼠,这可能正应了那句“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了。
终于看到“地下森林”了,悬崖绝壁边凭栏俯瞰,深谷中树木簇拥攒挤,苍劲挺拔,给人一种奋发的激励。据说当年由于造山运动造成地层下陷,形成这片广阔的山谷,同时将原有的森林一同沉入谷底,造就了这一奇观。眼前的景色给人以启示,在人生的旅程中随时都会遭遇挫折,但即使跌入低谷也绝不能沉沦,要像眼前的这片森林那样自强不息,顽强地生存下去。
下午3点多随着川流的人群走出了长白山北坡的山门,至此本次吉林之旅进入了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