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的九月,钖在观看了一个小姐姐的钢琴习奏会之后,突然提出要学琴,而且他的选择是——小提琴。
对乐器一窍不通的钖妈,懵懵懂懂的带着钖钖走上了学琴的路。正所谓无知者无畏,若是换做一年之后的现在来做决定,钖妈是断然没有勇气从头来做个琴童的妈妈的。
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非常好的老师,第一次课,就有了个不错的开始。
在启蒙的阶段能够拜李老师为师,真是钖钖的福气。李老师非常爱孩子爱音乐,破例收下了还不到四岁半的钖,哄着他,教着他,为了培养他的兴趣,细心的准备了贴纸和糖果点心做奖励,甚至还给钖颁发过一个奖状。
但和蔼的李老师又是严厉而严谨的,虽然在第二次课的时候就对钖钖刮目相看,却考验了我们娘俩一个半月,直到第六次课收了学费,算是正式收下了钖钖,也让钖妈头一次体会到交钱的感觉真好。
拜入师门,有了老师的指导,剩下就靠我们娘俩的耐心和毅力了。
单单是持弓和夹琴,就练了整整一个月,直到第五次课,才终于拉出声了。
但还没来得及欣喜,钖钖就体会到了琴童的辛酸,遭遇了学琴路上的第一滴眼泪和第一次惩罚。
看着钖钖难过,钖妈第一次动摇了,是不是太早了,稀里糊涂的让孩子加入琴童的队伍,难道还能坚持住给他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的初衷吗?
幸好一路走来除了痛苦也有幸福相伴,有跳跃式的进步也有越来越好的状态。
钖在一点点的进步,从空弦开始,慢慢过渡到双手协作,终于拉出了一段小小的旋律——《凤阳花鼓调》。多年以后,当钖妈和钖钖再次看到录下的这小段视频的时候,应该会有不同的感慨吧。
钖妈当然是颇多感慨的,陪练一年间,心态经历了很多变化。起初的极大耐心,很快就被日复一日枯燥的练习和纠错消磨殆尽了。之后不断地纠结,是不是做了错误的决定,该不该让孩子继续下去。心态变了之后,对待孩子的态度也就发生了变化,时不时的就会不耐烦的发脾气,看了孩子委屈的模样,又不断地自责,何必呢,为了学琴,难道要给本来挺完美的亲子关系抹上瑕疵吗?
纠结过后,当然还是检讨和自我批评,重拾耐心,陪着笑和孩子一起练琴。当然上课的时候也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这么小的孩子想指望他自己全部领会老师的意思是不可能的,只能咱当妈的听明白了回来再给儿子讲解。
一年下来,连五线谱都不识的钖妈,竟然也慢慢学出点门道,虽然实践上是一点不通的,但理论上却是一套一套的。磕磕绊绊的下来,也指导着钖每次回课的时候都得到了老师的肯定。所以说,每个琴童的背后,都有个彪悍的妈妈呀。
这一年中钖钖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年初的那场病痛,也正是病中钖钖对学琴的坚持,坚定了钖妈的信心。
二月末发作的滑膜炎,让钖钖三个多月没能站立,整天只能坐着和躺着。生病初期为了排除某种病症,还做了个小手术。一番折腾下来,钖妈原本想着给钖钖停课一段时间的,没想到钖钖坚定的表明了要继续上课的决心。
整整三个月的时间,爸爸妈妈抱着钖钖去上课。上课的时候在教室的沙发上坐着上课,回课和在家里练琴的时候也都是坐着。
钖钖的坚持带来了收获,拉琴竟然渐入佳境,病中并没有放慢学习的进度,仍然每周上课,学习了换弦和连弓。
虽然也曾面临坐着练琴带来的问题,也因为反反复复的病情而心态影响状态,但是三个多月的带病坚持,不但感动了老师,也感动了妈妈和他自己。这么困难的日子都走过来了,以后,还有什么更可怕的呢?
喜事总是结伴而来,在钖钖刚刚能够站起来几天后,他也终于学会了一首完整的曲子,而这首《八月桂花遍地开》也是钖钖至今仍然十分喜爱并且常常拉起的曲子。甚至学琴后的第一次登台演出钖钖也是拉的这首曲子。
其实一年的习琴过程中,钖钖和妈妈最大的收获不是孩子学会了几首曲子,而是我们都见识到了孩子和家长的潜力有多么的巨大。
孩子的执着支持了我们的信念,风雨无阻,顶风冒雨去上课。除了生病的日子,即便是节假日也坚持每天练琴。
学琴的日子,虽然并不总是充满快乐,但是当钖钖长大后回望这一段经历,也一定会为年幼的自己感到骄傲——那稚嫩的肩膀和手臂,曾经坚韧的撑起一把琴,细小的手指,却已能演奏出美妙的乐音了。
近来的课程已是越来越难,但是钖钖和妈妈已经慢慢的学会了调整心态,不再急于求成。
慢慢的练习和进步,其实是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的,我们娘俩,已经学会在过程中寻找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