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庆假期的最后一组照片,终于整理完了。
晚上带钖钖去上小提琴课,今天是第七次课了,也是我儿在学琴路上留下第一滴泪的日子。
照例刚一上课李老师就要检查前几次课教的内容练习的怎么样,可是钖钖的表现却令人不甚满意。
自从第五节课开始拉出声音了,钖妈就坚持每天让钖钖练习一会儿,钖钖也很配合,总是能达到妈妈的要求。第六次课之后,每天的练习,妈妈都提醒他要注意弓和弦的角度,一定是垂直的。钖钖虽然有些吃力,但是每次都尽力的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
可是今天老师检查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钖钖把该注意的问题全都给忘了,拉得一塌糊涂。而老师给他纠正的时候,他又心不在焉,眼睛看向四周,嘴里还哼着小曲。
老师无奈,就让他休息一会。可是休息之后情况更糟了,钖钖只想着去推椅子玩,精力根本就不集中了。
钖妈在旁边看着很着急,又不好发作。
李老师也终于不再和颜悦色了,他坐在琴凳上,拉过钖钖在他的两腿中间,用很严肃的语气说:“钖钖,你要是再这样,就别来上课了,或者等一两年之后再来学。老师已经把能用的方法都用过了,贴纸也给你了,奖状也给你了,照片也贴到墙上了,再没有什么新办法哄你了。你这个样子,是不能学琴的。”
钖钖从未见过老师这么严肃,很显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用双手捂着耳朵,摇着脑袋说:“我不想听你说这样的话,这样的话不好听呀。”
李老师接着问:“你不想听也没用,我说的都是事实。你告诉我,你还能不能用心学呢?”
钖钖没做声,但是使劲的点了点头。
李老师帮他把琴架上,这一次钖钖很认真,节奏、音准和弓的角度,掌握的都很好。
可是钖妈看到,钖钖的眼里,有泪珠在打转,小家伙一直努力地控制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李老师马上换了赞扬的口气说:“唉,这个样子才像是照片上的那个钖钖,你这样我才能继续教你。”
表扬之后,李老师问钖钖要不要休息,钖钖摇了摇头。
但是,摇头之后,钖钖扭过头去,用手背擦了两下眼睛。
那两滴泪,终究还是没有忍住,流下来了。
我的儿,在小小的四岁半不到的年纪,就已经知道不在人前落泪了。
李老师其实把一切都看在眼里,这时候抬头看向钖妈。
钖妈心里很痛,但是却给了老师一个微笑,传达给他“可以继续上课,不用理会”的消息。
因为钖妈知道,如果这个时候去安慰孩子,他反而会变本加厉的大哭一场。
后面的课,进行的异常顺利,钖钖很虚心,老师也很和蔼。
下课后,钖妈也没有再提起课上的事,钖爸来接我们,钖钖照例要去楼下的快客买两盒酸奶,今晚吃一盒,再留着明天吃一盒。
看着孩子在冷柜前认真的研究不同口味的酸奶,钖妈心里也微微的泛酸。
孩子学习乐器,是不是太早了一点呀?
钖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散养的孩子,钖妈一直都想给他最快乐自由的童年。
可是好像稀里糊涂的,就变成了一个琴童。
当初钖钖执意要学琴,自然有他懵懂无知的思想成分在里面,而钖妈,一味的遵从孩子的意见,是不是也有些欠考虑了呢?我们娘俩,都把学琴这事儿,考虑得太简单了。
现如今,钖钖还未曾有打退堂鼓的迹象,但是钖妈却有些纠结了,如果不学琴,那么上课和练习的这些时间,孩子岂不是能多玩一会吗?
这学琴的路,该不该继续走下去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