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话剧《主角》

(2022-09-16 15:33:40)
标签:

话剧

主角

经典

创新

随笔

话剧《主角》改编自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长篇小说。“百度百科”在介绍这部小说时,用了“尽态极妍”这个近乎绝对的形容词,最初有些不以为然,但在“听”了这部长篇小说后,我完全接受了这个评价。

两年前,我在网络上听了由黎春演播的长篇小说《主角》,高潮迭起的情节,形象丰满的人物,生动质朴的语言,把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表现得淋漓尽致,使我沉迷其中,欲罢不能。演播者黎春的二度创作功不可没,自然传神,毫无夸张做作,人物对白的陕西方言穿插其中,妙不可言!演播版《主角》成为我心目中文学欣赏的一个新标杆。

所以,当我得知《主角》将改编成话剧时,既有些吃惊,也很期待——这一部70万字、播讲136集(每集20余分钟)、几乎所有情节都不可或缺的长篇,怎么浓缩在两三个小时的演出中?

913日,我在上海文化广场观看了话剧《主角》,这是该剧全国巡演的第47场。全剧时长超过三个半小时,不分场次,而是用忆秦娥主演的《杨排风》《白蛇传》《游西湖》《狐仙劫》等剧目串连起来,表现了她11岁进县剧团,从配角奋斗成主角,最终成为“秦腔皇后”,既历经磨难又荣获光环、既倍受赞誉又屡遭毁谤的艺术人生。原著中的主要情节似乎都在:放羊娃易招弟被舅舅带进县剧团,取艺名易青娥;因舅舅遭不测青娥沦为团里的烧火丫头,但练功不辍;食堂的大师傅性侵青娥未得逞,却没有不透风的墙;重排传统戏的老艺人看中青娥的基本功和吃苦精神,培养她担当主角儿;县剧团一炮打响,青娥被调到省秦腔团;越来越红,改艺名为忆秦娥;结婚、生子、婚变、子亡……但囿于时间,一些情节只能写意式表现,比如:舅舅因在悼念主席逝世期间躲在宿舍里练敲鼓,被群众举报而吃官司,只用两位公安干警上场说一句台词就带过了。又比如,团长要求忆秦娥婚后5年内不生孩子,她执意不肯,舞台左前方有一张小桌,刘红兵(忆的丈夫)和单团长在掰扯,舞台右后方摆一张大床,忆秦娥由服装师帮着穿上戏服,扶下场,再上场,疲惫躺下,如此反复三五次,就表现了她在坚持演出的同时没耽误大腹便便、怀抱婴儿的全过程,前后不过几分钟。再比如,剧团下乡演出,因舞台坍塌,砸死了单团长和三个看戏的孩子,这对忆秦娥是致命的打击,使她一蹶不振,原著中有非常浓墨重彩的描写,而舞台上除了灯光的提示外,就是一群“群众演员”围着倒地的忆秦娥大声念着:台塌了,单团长死了,还死了三个孩子!念了三遍,一遍比一遍响,以此来渲染气氛。不知没看过原著的人是否能看明白?即使看明白了,恐怕也会因缺失了细节而使情绪打折吧?

当然,这部戏的出新、出彩之处不少。首先是一众“群演”,有评论称他们是“歌队”,具体是什么角色很难定位,但他们在舞台上举足轻重。早在6年前,我就在陕西人艺的《白鹿原》中见识过他们,不过这次他们的“职能”更丰富了,既是群众角色,又是旁白串连者、气氛烘托者,还是“幕布”!只见他们围成一圈或一排,再散开来,舞台上便道具换了,场景变了,时空皆转了。还有,台角一把椅子,忆秦娥坐上去,两位服装师给她穿上戏服“扮上”,转个圈儿,就入了“戏”,坐到椅子上脱掉戏服,又回到了现实中,这与戏曲舞台上4个人就代表千军万马、举根鞭子就代表骑在马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最精彩之处是,当忆秦娥得知养女宋雨将取代她的位置成为新戏的主角时,舞台上数根硕大的柱子轰然倒塌,四周的“群演”一下子都匍匐在地,一声高亢激烈的秦腔响起,声如裂帛,直击人心!这样把人的内心活动、下意识,都具象地外化出来,比任何台词都更具冲击力,这确实是传统话剧做不到的。

我心目中话剧的标杆,当然是北京人艺的作品,其他新派风格的话剧,在看过《暗恋桃花源》后便不敢轻意问津。《主角》和6年前的《白鹿原》是例外,不仅因为这两部原著(或演播版)珠玉在前,使我有所期待,更因为这两部剧的导演都是胡宗琪——45年前我在北兴农场广播站的播音搭档,算是爱屋及乌吧。虽然《主角》尚未逾越我心目中的话剧标杆,但“经典是被用来打破的”,对仍在奋斗和攀登的宗琪来说,尤其如此。所以,即使我这“老派”观众有一天跟不上他的“新潮”了,我也祝愿他不断出新。

我看话剧《主角》


我看话剧《主角》

我看话剧《主角》

我看话剧《主角》

我看话剧《主角》

我看话剧《主角》
1978年拍摄于广播站门前  后排中为胡宗琪

我看话剧《主角》
拍摄于2016年  其时胡宗琪随《白鹿原》剧组来上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