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
(2009-04-11 19:39:14)
标签:
杂谈 |
末端伸展(extremity stretch)和鞭打动作(whipping action)
一个二环节链可以方便地用从原点到远侧环节末端点画出的法向矢量的位置和长度来描述。原点到末端点的距离可以从余弦定律中得到(具体计算就不贴出了)。这个距离被叫做末端伸展,减少或增加这个伸展的动作叫作肢体屈或伸,肢体的平面运动是转动和屈—伸的一种联合。……在这样一种推或拉的运动期间,环节1和2(上臂和前臂,或大腿和小腿)用一种耦合方式同时向相反方向转动。在讨论的平面手臂运动时,肘关节和肩关节在同一方向上同时屈—伸的运动,有时叫作鞭打动作,一个到达动作则是肘关节和肩关节在相反方向上的屈—伸运动。
握杆
握杆时,球杆本身是一个杠杆,其支点是左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杆头是施力点,施力大小为杆头重量,左手小鱼际是阻力点(受力点)。支点不存在环绕杠杆的力量,路人先生的技术文章讲到握杆是夹(grip)不是握(hold)也说明后三指是支点。此杠杆动力臂长阻力臂短,根据公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要维持杠杆的平衡,所以阻力点小鱼际有强烈的撑杆感,这也是握杆时感觉杆头沉重的原因。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只起一个辅助支点的作用,同理,右手大鱼际替左手小鱼际分担一点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