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飘族不是心理失衡的孤魂野鬼

(2010-04-01 19:46:31)
标签:

校飘族

就业

大学生

毕业

创业

事业

人生

努力

奋斗

社会

韩梅

杂谈

分类: 社会杂谈

每天早上准时7点起床,8点去图书馆,12点到饭堂吃饭。每天走在熟悉的校园里就觉得舒服,有一种安全感。这是一个典型的校飘族所说的话。所谓的校飘族,就是刚毕业没有工作或是已经毕业几年却一直在校园周边居住的人群。他们看似奇怪,人数却一直在增长,这便是现在我国80后90后的又一个群体。

 

校园是每个走入社会的新人都会怀恋的地方,可是却无法回去,但是现在这群已经毕业的学生却依然住在校园的周边,据调查表明去年聚集在北京,广州这样城市的校飘族已经达到10万人,有些明明已经离开校园,搬离学校周边的同学过了几年生活后却依然搬到的校园周边。他们似乎是在校园周边才可以生存的一群,这个群体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最普遍的存在,为了职业的理想性,只是暂时打工或是找个兼职,他们的目标是好的工作,也是正在等待机会准备跳槽,校园周边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各种各样的日用品也方便,而且学生多,朋友也多,这对于没有工作,或是工资水平低的人来说,这里无疑是最好的起始点。

 

第二类便是考研一族,在校园周边考研,学校,生活都很方便。学校设施完备,图书馆,自习室,还有老师学生的帮助,这里的学习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在校园周边生活会给考研带来安定感,不会给外界的生活所打搅,这样更有利考研信心的完成。学习的自律性也会得到提高,学校里承办的考研培训,更是让考研一族不愿离开校园。

 

第三类便是逃避生活的一群人,没有适应社会的生活,尤其是在心里上还没有把自己划分到社会人的范畴,学校是他们逃离职场的避难所,有这种思想的学生并不是很多,更多的人是希望再给自己一些时间,能适应于社会生活。

 

第四类是不同于上面的类型,他们或是等待签证,留学,或是家中阔绰,并不需要自己为生存发愁,他们在校园周边的生活更有度假的意味。

 

这四类的校飘族是现在主要的组成部分,有些专家提出应该要警示这种情况的出现,我认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情况,我国会出现这么多校飘们,与现在国家就业情况,社会情况,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都有关系。

 

有人把校飘族称谓没人关注的孤魂野鬼,也有很多人认为这部分群体的心理有问题,围绕在学校周围,对校园生活念念不忘都忘记了奋斗和闯荡。我不这么认为,特定的条件下,特定的人群一定需要特定的方式和途径去寻找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的人来说,没有更多机会也没有更多依靠,选择用熟悉的学校来作为暂时的根据地无可厚非。

 

就业问题是每年临近毕业时候都会被涉及的问题,今年也有600百万的大学生要走出校门,就业成为国家,社会,家长,学生都面临的抉择,先工作再择业的观念也是被大家所熟悉,这样说来,校飘族的生活也是正常的行为,学生毕业后希望获得满意的工作不是那么容易,在校园周边生活费用低,他们的临时工作或是兼职可以为他们取得更好工作带来保障,这对以后的工作倒是很好的机会。毕业后的风气也会影响大家的生活环境,同学们都居住在校园的周边,大家可以互相照应,而且找工作还可以互通信息,方便就业,择业。

 

现在国家的经济在高速的发展,人们社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刚毕业的学生们一旦走入社会都会遇到种种的社会问题,这些是他们所料不及的。考研,考公务员成为很多大学生走出社会的道路,安定的工作,不错的生活待遇都让很多大学生放弃挑战,直接转嫁面对考试,考试成为走向成功的基础,学校的环境也是他们的保障。

 

心理因素被很多大学生所提及,安全感让很多学生对校园依依不舍,在大学里生活了四年或是更长的时间,学校里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让他们安定熟悉。在心理上他们是不想进入社会的一群人,或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希望自己可以回到一个干净的住所。有这种心态的年轻人不在少数,他们谈及做多便是心理问题。其实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时可以让他们得到心理安稳,可是真正心理上的建全,还是要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人们总是需要离开校园,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靠自身的强大才可以却实现,而校园周边只是一个暂时的支柱而已。

 

校飘族是社会现象的一种产物,它既然会存在便是有一定的社会原理,我们不需要去烦恼它,却要去注意他们的后续发展,他们只是一个发展过程而已,这是很正常的心理过程,青年人还是应该去计划在校飘族以后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