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创业:敢问路在何方?

(2010-03-31 23:05:17)
标签:

大学生

就业

自主创业

扶持

政策优惠

就业一条街

形象工程

教育

杂谈

韩梅

分类: 社会杂谈

几个月前向我咨询出国事项的小刘决定暂时不出国了,因为他目前有了另外的打算,为自己的将来做了更好的安排:他想通过学校的创业一条街闯荡一番,攒够了留学费用再出去。先前小刘在咨询中最担心的还是留学费用问题,他出国的原因很简单——实在找不到工作,打算出去镀金之后回来寻找机会。他的留学瓶颈也很显然——费用太高,并不富裕的家庭很难承受。

 

我是通过小刘的介绍才知道大学生创业一条街的,随后查阅了一下网络资料,发现还真的有了专门为大学生开辟出来创业的专门场所。

 

创业街本来不是什么新鲜事,很多地方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缓解地方就业压力,都曾出台过不同的创业鼓励措施,创业街就是其中很普遍的一条措施,但是如果大学城里也出现创业一条街的话,可就不能不另眼相看了,大学生创业已经越来越高调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中,似乎政府和学校对大学毕业生的人文关怀也迈上了新的台阶。

 

其实,我接触过的很多年轻人都希望能够在就也很困难的目前自己创业,不过摆在面前的事实是没有资金,没有场地,没有经验,也没有很好的政策扶持。我认识的一个大学毕业生07年毕业之后大半年没找到工作,08年注册公司打算自己创业,到了工商部门,已经早就公布的大学生创业税收等优惠政策居然一条也无法落实,而且工商部门的人表示从未接到任何这方面的通知,他们甚至根本不知道毕业一两年内大学生创业还能享受政策扶持。那个孩子还是坚持开了一家很小的公司开始创业,不巧正好碰上了金融危机,于是不久关门倒闭——没有经验,没有足够资金支持,也没有众多客户,最重要的是还要承担很多本不该有的税费。

 

据说大学生2创业一条街是这样的:6间商铺一字排开,分上下两层,每间面积20平米至50平米不等,总建筑面积达到1100平米,这是某大学城里创业地带的简略介绍。这些店面位于大学校园内,主要面对的群体就是学生,创业的商铺原来是租赁给外来的商人,年租金在100万左右,但是现在学校改变政策,把店铺租给大学生,同时还有免租金,免税收,配备专门的创业指导老师等辅助政策,同时,学校筹备了10万元的基金贷款,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试水”平台。

 

创业街上各种各样的商业创意都有,有一个90后老板是盐城人,他听说学校要开创商铺以后,作为电信卡学生代理的他,从手下200多个销售人员中抽调了几名精英组成团队,干起了花卉买卖,实地前往学校附近乡镇,承包农民的土地,并雇用农民来种植花卉,再销往各大高校和饭店,最多的时候曾经每天赚1000元。

 

还有学生自创“微型邮局”,中午开进来信车、晚上开出发信车,当天的信件当天到,包揽全校的信件、包裹等邮运快递业务,这也是高校学生想出来的创业高招。

 

曾经风靡的“格子铺”也出现在这条创业街上,但是和以往的“格子铺”不同的是,这里的“格子铺”只进外地货,对这一想法,小老板们有自己的看法,同城货物太多,销售就成问题,哪里都有的东西没有特点,卖不动,所以才会想到选货时以外地货、手工类商品为主。

 

这样新颖的创业街无疑给大学校园增添了一抹靓丽色彩,而大学生们灵活的创业头脑和个性的创意也让社会惊喜不已。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公众话题,自主创业也成为大学生们毕业后顺利就业的一条出路,学校推出的这种措施能够激励学生参与市场,为日后的创业做好基础,同时在学校自主创业能够减轻风险,对于缺少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这个创业一条街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学校组织的10万元创业基金的使用问题。这10万元到底是什么样的学生才有资格申请?是靠成绩来评判,还是靠商业绩效来抉择?如果这10万元的分配没有达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就必然会导致财务问题纠纷,这对相对较为单纯的大学校园来说不是什么好现象。

 

学校应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但是也应该加强对经济的管理问题,以防财务漏洞,如果学校对这一问题没有一个缜密的思考,就会有人钻空子,创业基金无法流向正确的渠道,就会阻碍大学生就业方向的正确发展,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另外,大学生创业一条街的想法虽好,实施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首先,大学生创业起步阶段,收入比较低,难以糊口,大学生不领情。因为本身来到大学生创业一条街的学生很多是没有其他出路的学生,他们的启动资金本来就有限,短期赚不到钱的话让他们无法进行资金周转,生计难以维持。

 

很多人也会怀疑这样的创业一条街是不是只是政府的政绩工程,虽然听上去很美,但是很多商铺销售的产品根本和市场脱节,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只是给政府政绩上贴金,这样的猜想必然会导致消费者的怨声载道。

 

大学生虽然头脑灵活,但是毕竟还是缺乏经验,没有商业管理的实战经验,很多大学生对创业还是停留在一个美妙想法上,为数不少的人希望通过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这样虽然可能会成功,但是成功的几率却非常小,促进大学生创业,光是提供资金和场所是不够的,正确引导大学生创业价值观和市场意识才是最重要的。

 

关注大学生创业,积极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这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大学生创业存在很多的优势,但是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这些地方大学生因为自身和社会接触的局限而无法避免,需要学校和社会能做出积极有效的引导,事大学生创业少走弯路,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个办法。当社会和政府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完全解决就业难的问题的时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创业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途径,只是大学生创业也并非很容易的事,需要资金和政策上的照顾扶持不说,还需要有正确的引导,最重要的是需要有关部门对这些年轻的创业者予以足够的关注,否则他们的创业十次注定要失败九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