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之旅
第一站南京中山陵
图 文/安全老张
写在前面的话:春节期间,儿子儿媳精心组织了一次《感恩之旅》,带双方父母出去旅游。为了弥补平时因为工作太忙,而顾不上陪爸妈的遗憾,儿子儿媳就用春节仅有的几天假期。丢下各自的琐事,一门心思地精心筹划着这次旅行。
为了尽量让一家人都能玩得开心,避免购物等不易老人们应付的环节,儿子儿媳选择了一款纯玩的旅游产品,并根据一家人的实际情况,定下华东线路。游六朝古城南京,可以深刻了解一些历史。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美誉,可以观赏到“人间天堂”之美,重温那些家喻户晓久负盛名的神话故事。乌镇可以感受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情。为了避免旅途劳顿,他们反复斟酌便于老人出行的交通工具,最后定了一家卧铺车全程随行的旅行社。
一次温馨的感恩之旅就这样启程了......。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及其附属纪念建筑群,面积8万余平方米。中山陵自1926年春动工,至1929年夏建成,1961年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山陵位于南京市金山南麓玄武区紫钟山风景区内,前临平川,背拥青嶂,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有博爱坊、墓道、陵门、石阶、碑亭、祭堂和墓室等,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从空中往下看,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钟”。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
中山陵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音乐台、光华亭、流徽榭、仰止亭、藏经楼、行健亭、永丰社、永慕庐、中山书院等建筑众星捧月般环绕在陵墓周围,构成中山陵景区的主要景观,色调和谐统一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
且均为建筑名家之杰作,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

《博爱牌坊》前留下一张全家福。


中山陵陵门气势磅礴。中间的拱门上,宽博、浑厚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也是先孙生的手笔。

宽敞稍显坡度的墓道上,两边高大的雪松郁郁葱葱,铺绿叠翠。

被苍柏团团掩映围护的碑亭,更显得庄严肃穆。


从牌坊到祭堂,共有平台8个,392级石台阶,392象征当时中华民国口3亿9千200万。从下仰视祭堂,平台一个也看不到,看到的全部是石台阶。

奉安纪念铜鼎。1929年民国上海特别市政府敬献,鼎高1.5米,直径1.3米。上面被游客摸得发亮的伤痕是日本鬼子侵略南京的罪证。前段时间曾被一些不知真相的网友们疯传:“是被游客反复摸破的”。

儿子儿媳实现了自己的心愿,他们虽然一路瞻前顾后的辛劳,但内心是幸福的。

从祭堂俯视下望,看到的是连接在一起的8个平台,而台阶却一级也看不到了。这真是设计者奇思妙想的巧妙之处。

三民主义:民族、民生、民权。上方匾额“天地正气”四个字正是孙先生生前的手笔。

孙中山生前,曾经吩咐葬礼仪式和棺木式样仿照列宁的格式,让民众瞻仰遗容。可当孙中山逝世时,苏联赠送的玻璃钢棺材没能及时运到,只好暂厝在西式玻璃盖棺木棺内,停放在北平香山碧云寺石塔之中。1925年3月30日,苏联政府送来玻璃钢棺材时,孙中山先生的遗体已入殓半个多月,由于当时技术原因防腐措施不当,遗容不能再供后人瞻仰,只好改为土葬,这对国人来说真是一件很令人惋惜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