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之旅第二站---南京夫子庙古秦淮
标签:
夫子庙古秦淮乌衣巷李香君杂谈 |
分类: 游览拾贝 |
夫子庙是中国四大文庙,为中国古代江南文化枢纽之地、金陵历史人文荟萃之地,不仅是明清时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时也是居东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筑群,是中国最大的传统古街市。

秦淮灯会的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时期,国都建康(南京)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其盛况为全国之冠,是中国最早的灯会。
老南京人过年不逛灯市买盏灯回家,不算过年。
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以夫子庙为核心、十里秦淮为轴线,以儒家思想与科举文化、民俗文化等为内涵,集旅游观光、美食购物、科普教育、节庆文化等功能于一体,是南京历史文化荟萃之地。

早在远古时代,秦淮河就已形成,它是扬子江的一条支流。秦淮河沿河两岸因植被丰茂,土地肥沃,所以到了新石器时代,就已物产丰富,人烟稠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不断孕育着南京的古老文化,所以秦淮河成为了今天“南京的母亲河”。
金陵春酒店。楹联:金陵春暖花依柳柳娇柳嫩,饭店肴香客似潮潮去潮来。金陵春酒楼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当年清朝及北洋军阀常在此招待外宾,是当时达官贵人宴请宾客的首选场所。

咸亨酒店创建于清光绪甲午年(一八九四年),是酒乡绍兴最负盛名的百年老店。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使咸亨酒店闻名中外,这应该是一家分店吧。

乌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秦淮河上文德桥旁的南岸,是中国最古老而著名的巷名,当时中国世家大族居住之地,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部队营房所在地。

李香君本是将门之女,养在深闺无人识,命运无常,一朝艳绝秦淮成了媚香楼头牌花魁。李香君故居又称媚香楼,是南京秦淮河畔一两层高的砖木结构民居,为三进两院式明清河房建筑,全面展现了李香君当时生活的场景。

东晋初,大臣王导住在这里,后来变成为王、谢等豪门大族的住宅区。到了中唐,诗人刘禹锡已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叹,足见王谢旧居早已荡然无存。


秦淮河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宋代开始成为江南文化的中心。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历史上极富盛名。这里素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更兼十代繁华之地,“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风流,甲于海内”,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
古秦淮河上画舫穿梭。两岸酒家林立,浓酒笙歌,无数商船昼夜往来河上,许多歌女寄身其中,轻歌曼舞,丝竹飘渺,文人才子流连其间,佳人故事留传千古......。

天下第一照壁。秦淮河南岸的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高大雄伟,全长110米,为全国照壁之最。与全国各地孔庙显著不同,它以秦淮河自然河流为泮池。

自明代开始,秦淮河畔灯火之盛天下双无。桨声灯影、歌舞浪漫,也引得历代文人骚客、名士才子缱绻逗留,吟咏不绝:“百花疑吐夜,四照似含春”、“一园灯火从天降,万片珊瑚驾海来”....

瞻园位于南京夫子庙,始建于14世纪中叶的明初嘉靖年间,是南京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园林,有“金陵第一园”之称。明初,朱元璋念开国功臣徐达“未有宁居”,赐建中山王府邸花园,为瞻园建园之始。清乾隆南下江南,驻跸于此,题“瞻望玉堂”,遂名“瞻园”。因对瞻园的留恋,乾隆回京后命人仿瞻园建北京长春园。

秦淮灯会源远流长,早在南朝时期就有元宵灯会,其盛况堪称全国之冠,享有“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明初以来,著名的秦淮河“灯船”也随之蜚声天下。灯会期间游人如海,万灯齐明,一派热闹景象。

金陵春酒楼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当年北洋军阀常在此招待外宾,是当时达官贵人宴请宾客的首选场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