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渐冷 但心里越发温暖着
文/安全老张
进入秋末,儿子儿媳就不断打来电话说:“天凉了,你和我妈早晚多穿点衣服,注意多喝水防止感冒”。就是这么一句平平淡淡的问候,让我们觉得心里暖暖的......。
是啊,霜降来临时节,早晚温差开始增大了,气温也一天天降下来。秋,就这么随着那一片片落叶远去了。还未体味“枫染窗棂红”的秋色,不觉又到了“风飒月影动”的寒冬季节了。
自从儿子结婚以后,考虑上班方便,就和我们分开住了。他(她)们都有各自的工作,来回跑还要请假,和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自然少了。我和老伴虽也经常劝他们,我们身体都好,没事不用老惦记。但孩子长大了,成家后就多了一份尽孝的责任,那份对父母的牵挂明显重了,那份关爱也越来越深了。
母亲节的时候,儿子儿媳知道我们有腰椎、肩周病,经常需要捏肩捶背,特意买了组合式电动按摩椅。儿媳更是心细,还特意为婆婆买了一套衣服。父亲节的时候,儿子和儿媳就提前商量准备,甚至在网上寻摸着为我购置什么节日礼物。因为我不是一个很随便的人,送礼物也真是让他们烦难。可能是买衣物怕不合我的意,买吃的显得太俗,后来就在网上买了一套善琏湖笔和一瓶“一得阁”墨汁。我字虽写得不好,但欣赏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爱好文房四宝,迷恋娟秀多姿刚健遒媚的毛笔字,没事也喜欢比划比划练练,看到精致的毛笔自然是爱不释手。那几日,我刚好收看了中央台《走遍中国》栏目对浙江善琏湖笔的介绍。善琏湖笔是我国的传统书画工艺佳品,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称。儿子儿媳可能压根不会想到这些,但在我看来这份礼物更显得雅致,更有意义。
老伴在年轻时月子里留下风寒症,两腿膝盖怕冷,特别是腰间一到冬天就感到空凉空凉的。儿子心细,知道后就忙着买来腰带式电暖袋,还专门从大药堂买回阿胶给妻子调理虚寒。我和老伴清贫日子过惯了,平日里很少买太贵的水果、零食,儿子每次回来都不忘买些稀罕的水果和我们爱吃的点心等食品。
中秋节的那天,他们都不放假,儿子还上夜班,我们也没想着还要他们过来。但儿媳下班后还是急急忙忙提着月饼,坐30多公里车程来和我们一起吃团圆饭,我想这也是他们的一个朴素而又充满孝敬的心意吧。
有时我也在想,传承我们民族孝道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对家庭而言,它更需要潜移默化,对老人的关爱更需要润物细无声。其实我没有刻意要求过孩子什么,更没有训斥孩子该如何如何。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过多的是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我母亲在世的时候,我们为母亲洗脚捶背、搀扶出行的情景,孩子都会历历在目的。每年入冬送暖气前,我们先想着把在乡下的母亲接来,有什么好吃的,我们也都先想着母亲,吃饭时我们也总是想着把母亲服侍伺候好。这一切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老伴的生日,我总是提前提醒孩子,并主动去张罗。到了我的生日,老伴也如法效仿。孩子们过生日的时候,也不忘提醒他:“你的诞生日可是母亲的遭难日,是父亲的担心日”。
亲情是不能等价交换的,父母付出的爱更是无法偿还。养育子女、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父母更不能刻板地要求孩子们一定要如何如何孝敬自己,最主要的是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并力所能及的体谅帮助孩子,他们只要有那份孝心,是不需要去指责和说教的。
现在生活好了,不缺吃不缺穿的,父母需要的不单单再是物质上的需求,更需要精神抚慰。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句问候,都会让父母感到温馨。
天渐渐冷了,但我们的心里越发感到温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