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受到网友质疑的图片新闻
文/安全老张
8月7日在腾讯看到一则以《城市的脊梁:工地安全员的一天》为题目的新闻图片(下图),新闻图片报道了一位建筑工地安全员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写真。当时一看几幅图片就感觉不舒服,再看下面留的帖子,多数网友是在批评和质疑。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位安全员去工地检查安全隐患时,戴安全帽竟然没有系下颏带,另一张图片(图3)上的一个人,戴安全帽也没有系下颏带,好像还穿着凉鞋,另外到建筑工地检查安全穿短袖汗衫也不妥。由于出现这些常识性的错误,图片的真实性让人怀疑,其宣传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安全帽因为保护的是头部,在劳动保护用品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特别是在建筑工地,高处作业、立体交叉作业频繁,使得安全帽对施工者的防护作用十分的重要。而安全帽只有正确的戴在头上才能起到安全防护作用。也许这位安全员是在临时应付记者的采访,在平时的检查工作中不是这样的。但这几幅图片,却反映出记者和编辑都不太了解相关的安全规定,也不负责任,安全员更没有坚持原则。引起网友一片质疑和批评也就不足为怪了。
安全帽的定义是:对人体头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称为安全帽。
安全帽的构成及佩戴要求:由帽壳、帽衬、下颏带及其他附件组成。......下颏带是系在下巴上、起固定作用的带子,由系带和锁紧卡组成。佩戴者在使用时一定要将安全帽戴正、戴牢、不能晃动,要系紧下颏带,调节好后箍以防安全帽脱落。
安全帽的分散应力作用和缓冲减震作用,都建立在安全帽能牢牢固定在脑袋的基础上,而能起固定作用的就是合适的衬圈和松紧适宜的下颏带。所以戴安全帽不系好下颏带,安全帽就起不到它的保护作用。
一项统计资料表明,由于外物飞来、落下或人员跌倒、坠落等原因引起的工伤事故中,头部伤害占15%。日本对人力装卸搬运作业工伤事故的有关资料表明,由于上述原因引起的伤害,头部伤害占13%。这两个数字说明,头部受伤的频率是比较高的。
新闻图片的特点就在于它的视觉冲击力,即图片对读者视觉的刺激和心理震撼能力。图片必须达到事实真实和影像真实的要求,从而准确的传达一种信息,弘扬倡导一种行为,并让大家去效仿。而错误的或者不良的行为图片 ,势必通过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而变得事与愿违,甚至还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刚做安全管理工作的时候,我也犯过同样的错误。记得那时也是为了图片宣传,让我到前线生产区拍几幅安全检查的照片,领导还专门给我找来标准的“行头”。但由于平时进入我们单位的生产现场,是不需要戴安全帽的,只有站内施工的时候,才要求戴安全帽,我也就随随便便的戴上了,还专门把下颏带收到帽圈内。拍的时候也没在意,等拍完仔细查看时才发现,戴安全帽不系下颏带,那照片像是少了点什么,越看越刺眼,最后只好重新补拍一遍。
今天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很多的网友都能看出这些图片的错误或者不妥之处。这说明我们整个社会的安全文化氛围浓厚了,全民安全意识增强了,从这点来说还是值得欣慰的。
安全员是单位安全生产的直接管理者。尤其是在检查安全的过程中,更应该模范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其举止行为更应该准确规范,为群众作出表率,成为大家效仿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护自己,更让被查被纠的违章人员心服口服,才能让单位的安全规章管理制度得到很好的落实。
在危险的生产环境中,正确规范地戴好安全帽,保护的是我们劳动者自己,保护的是我们身体的最为重要的部位—
头颅,甚至是我们的生命。只有自觉的遵守有关的安全规定,把戴安全帽系好下颏带这种“微不足道”的小事,当成举足轻重的大事去关注。从细微处着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在各种生产和社会活动中才能不
受或者少受伤害。
(以下图片来自腾讯网,表示真诚感谢)
http://img.bbs.qq.com/cgi-bin/img?uuid=__d97cdc8373f346b29529b276de2409b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