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推荐至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版]
向博乐孙鹏表示真诚的感谢!
夏日的童年趣事—摸爬叉
图 文/安全老张
夏天是个火热的季节,夏天是个有趣的季节,夏天是个开心快乐的季节。
童年的夏日里,最开心最有趣的都是和蝉有关的。蝉也称知了,幼虫叫爬蚱,无论是成虫还是幼虫,其性情温顺,对孩子们不会造成什么伤害,且有一次从爬行到飞行的蜕变,所以孩子们夏天最开心的就是逮知了摸爬蚱。
什么叫“摸”爬蚱呢?因为小的时候,农村大部分的家庭都还没有手电筒,即便家里有个手电筒,大人也舍不得让孩子们拿去摸爬蚱用的。所以在漆黑的夜晚,只能靠两只手在树干上转着圈儿不停地上下摸索。
童年时农村的夜晚还没有电灯,更别说看电视电影了。孩子们在玩腻了那一年四季捉迷藏的游戏时,多么渴望有种新的娱乐方式,而夏日里逮知了摸爬蚱就满足了孩子们爱玩好奇的心理。特别是知了的幼虫爬蚱,行动迟缓,爬起来慢慢悠悠憨态可掬,很容易被抓着,孩子们都喜欢摸来逗着玩。更神奇的是爬蚱一会儿工夫就能蜕变成一只长出翅膀能飞翔的知了,感到特别的有趣。
每当夜幕降临,孩子们都会带着一个大口的瓶子,吵着闹着走进村边的树林。大孩子们似乎都已经知道哪些树上有爬蚱,甚至那棵树上会有多个爬蚱都心中有数,所以他们总能手到擒来。每当孩子们摸到一个爬蚱时,总会高兴地喊一声:“我摸到一个!”......。
五六岁时,我还只有跟着姐姐哥哥拿瓶子的份儿。看着姐姐一会就摸到一个,既分享着那份喜悦又不干心扮演跟拿瓶子的“角色”。有一次也学着大孩子们找一棵小树在上面摸来摸去,摸一棵树没有,再摸一棵还是没有,心里正在不高兴,两只小手又被树杈扎了,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姐姐一看我哭了,马上扯着我边走边哄的说:“走吧,我带去你找一棵树准能摸得着”。于是我跟着姐姐到一棵大榆树下,并按照姐姐说的要领,“要顺着树干从下往上轻轻的摸”。啊!我真的摸到了一,这时不但没了哭声,反而高兴的破涕为笑了。其实,那只爬蚱是姐姐为了让我高兴故意放在那棵大榆树上的......。
摸回来的爬蚱,一个一个把它放到箩筐里,就在煤油灯下等待着它蜕变,这是个很神奇又好玩的过程。每到这时,我就会很认真的守候着,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着爬蚱蜕变的每个细节。当爬蚱找到适合自己蜕变的位置后,会紧紧的抓牢类似树枝的东西,并很快安静下来一动不动。不一会儿爬蚱就弓起了腰,从背上裂开一条缝,身体在不断地抽动着,看起来很痛苦的样子,这大概等于是它的重生吧。不一会功夫就看到爬蚱蜕变出半个身子,头蜕变出来之后头先是向下悬吊着的,等翅膀和四条腿都蜕出来之后,开始靠尾部和腰的力量,仰首抓牢自己的外壳,使自己的身体整个蜕出来,再就是把翅膀慢慢的伸展开来。一只蝉儿就这样诞生了,黄黄的嫩嫩的,双翼薄而透明,样子可比爬蚱漂亮可爱多了。我真想摸一摸它,一定是软软的,可后来知道,蝉在蜕变时是不能受到外界干扰的,更不能去触摸它,不然就可能导致蝉的翅膀残废,再也不能飞向天了。
每次的爬蚱蜕变我都会看得入神,只有看过这时候的黄知了,才会明白为什么知了叫“金蝉”。也只有亲眼目睹这个蜕变的过程,才会能真正理解“金蝉脱壳”的深刻含义。
爬蚱在地下一般生长3—5年才长成的,根据温度环境不同,长的甚至十几年。爬到地面大概为的就是蜕掉那身僵硬的外衣,变成一支美丽的蝉,不知疲倦的把歌声献给大自然,完成它繁衍后代的使命,度过它一生最自由、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
蝉据说是有害昆虫,因为它吸食树枝树根的津液。但人们似乎并没有恨过它,因为它给夏天的大自然增添了一种独特的持续不断的音符,特别是它给我的童年带来过无尽的快乐时光......。
蝉蜕是中药,具有抗菌、祛寒、镇惊、利尿的功能。
古人更是给予蝉以高尚的赞美。如:“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得饮玄天露,何辞高柳寒”。“饮露身何洁,吟风韵更长”。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认为蝉是靠吟风餐露而生的,甚至把蝉视为高洁清廉的象征,并咏之颂之。
今天的人们关注蝉最多的是它的幼虫—爬蚱,因为爬蚱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已成为时下更多人吹捧的美味佳肴。因为蝉的繁衍周期太长,加上人们过分的捕食它的幼虫—爬蚱,尽管现在的林木多了,更易于它的繁衍生息,而蝉却越来越少了,稀疏的叫声不免生出一丝悲哀。
喜欢记忆中的夏天。树树蝉鸣,处处有声,歌如海,声如潮,一浪高过浪;似潮水般此起彼伏,这边唱罢那边又和......,为激情燃烧的夏日奏响了一首火热生命的旋律。





加载中,请稍候......